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度管道斜拉桥受力特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管道斜拉桥的发展现状第13-16页
        1.2.1 斜拉桥的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管道斜拉桥的发展第14-16页
    1.3 管道斜拉桥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管道斜拉桥的静力分析第18-36页
    2.1 工程概况第18-19页
    2.2 施工阶段分析第19-22页
        2.2.1 施工方案第19-21页
        2.2.2 施工阶段受力分析第21-22页
    2.3 成桥阶段结构受力分析第22-28页
        2.3.1 有限元建模第22-24页
        2.3.2 成桥阶段受力分析第24-28页
    2.4 局部分析第28-34页
        2.4.1 索梁锚固区分析第29-31页
        2.4.2 索塔锚固区分析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管道斜拉桥的屈曲分析第36-62页
    3.1 屈曲分析理论第36-39页
    3.2 成桥运营阶段屈曲分析第39-44页
        3.2.1 成桥阶段的屈曲分析第39-42页
        3.2.2 垂度效应对成桥阶段稳定性的影响第42-44页
    3.3 施工过程中的屈曲分析第44-52页
        3.3.1 边界条件第44页
        3.3.2 施工阶段划分第44-47页
        3.3.3 施工过程中的特征值屈曲分析第47-48页
        3.3.4 典型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第48-52页
    3.4 辅助墩对结构屈曲的影响第52-55页
        3.4.1 增设辅助墩对结构屈曲的影响第53-54页
        3.4.2 辅助墩的位置对结构屈曲的影响第54-55页
    3.5 风缆对结构屈曲的影响第55-60页
        3.5.1 风缆的倾角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6-58页
        3.5.2 风缆的矢跨比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8-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管道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第62-78页
    4.1 动力分析的理论第62-64页
    4.2 管道斜拉桥的动力分析第64-67页
    4.3 管梁连接形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67-72页
        4.3.1 管梁的连接形式第67-68页
        4.3.2 对比分析第68-72页
    4.4 辅助墩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72-74页
    4.5 风缆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第74-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管道斜拉桥的地震效应分析第78-91页
    5.1 地震分析理论第78-80页
    5.2 管道斜拉桥的时程分析第80-86页
        5.2.1 设防分类的确定及分析方法第80页
        5.2.2 地震波的选择第80-82页
        5.2.3 地震时程分析第82-86页
    5.3 管梁连接形式对抗震的影响第86-90页
        5.3.1 管梁的连接形式第86-87页
        5.3.2 管梁连接形式的对比分析第87-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结论第91-92页
    展望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曲线组合箱梁桥施工阶段力学特性与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大型地下互通运营与防灾通风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