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纳米热电材料的微结构及其对热电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1.1 热电材料研究历史及其应用第16-17页
    1.2 热电材料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1.2.1 热电效应简介第17-19页
        1.2.2 热电优值和热电转换效率第19-21页
        1.2.3 影响热电性能的因素第21-23页
    1.3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31页
        1.3.1 块材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28页
        1.3.2 低维纳米结构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8-31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表征手段第32-51页
    2.1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2-33页
        2.1.1 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2-33页
        2.1.2 放电等离子烧结第33页
    2.2 正电子湮没谱学第33-48页
        2.2.1 正电子湮没谱学基础第33-36页
        2.2.2 正电子湮没谱学实验方法第36-48页
    2.3 XRD衍射仪第48页
    2.4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第48-49页
    2.5 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测试第49-50页
    2.6 热导率测试第50-51页
第三章 化学合成的纳米Bi_2Te_3的界面缺陷及热电性能第51-66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52-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65页
        3.3.1 不同温度退火处理的纳米Bi_2Te_3第53-60页
        3.3.2 不同温度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纳米Bi_2Te_3第60-65页
    3.4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Se掺杂对纳米Bi_2Te_3(Bi_2Te_(3-x)Se_x)的热电性能的影响第66-73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6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4.4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纳米In_2O_3的微结构及热电性能第73-89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实验以及理论计算方法第73-75页
        5.2.1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73-74页
        5.2.2 理论计算方法第74-7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5-88页
        5.3.1 不同退火温度处理的纳米In_2O_3第75-82页
        5.3.2 不同温度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纳米In_2O_3第82-88页
    5.4 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89-91页
    6.1 主要结论第89-90页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0页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干切滚齿机床多参量热平衡控制模型及热变形误差补偿
下一篇: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扶余油层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