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5-3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5-1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8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5-2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8页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4 研究贡献及研究不足之处 | 第32-35页 |
1.4.1 研究贡献 | 第32-33页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33-35页 |
2 农工一体化企业概念、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35-57页 |
2.1 农工一体化企业的基本概念 | 第35-45页 |
2.1.1 关于“农业企业”的不同认识 | 第35-40页 |
2.1.2 农工一体化企业的界定 | 第40-41页 |
2.1.3 农工一体化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41-43页 |
2.1.4 农工一体化企业的分类 | 第43-45页 |
2.2 农工一体化企业发展现状 | 第45-52页 |
2.3 农工一体化企业的发展趋势 | 第52-57页 |
3 价值链会计基本框架 | 第57-86页 |
3.1 价值链会计的定义及其学科归属 | 第57-69页 |
3.1.1 价值链的定义和分类 | 第57-61页 |
3.1.2 价值链会计的定义 | 第61-65页 |
3.1.3 价值链会计的学科归属 | 第65-69页 |
3.2 传统会计数据用于价值链会计分析的缺陷 | 第69-78页 |
3.2.1 传统会计与价值链会计的区别 | 第70-72页 |
3.2.2 传统会计提供的数据与价值链会计分析所需数据的差异 | 第72-78页 |
3.3 价值链会计的基本框架 | 第78-86页 |
3.3.1 价值链会计基本框架的设计思路 | 第78-81页 |
3.3.2 价值链会计的基本框架 | 第81-86页 |
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模型 | 第86-124页 |
4.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驱动因素 | 第86-93页 |
4.1.1 价值链驱动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 第86-87页 |
4.1.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驱动因素 | 第87-93页 |
4.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的特点 | 第93-96页 |
4.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的口标 | 第96-99页 |
4.3.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的总目标 | 第96-98页 |
4.3.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子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 第98-99页 |
4.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剖析 | 第99-111页 |
4.4.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顾客拉动 | 第101-106页 |
4.4.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价值增值:战略驱动 | 第106-111页 |
4.5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模型 | 第111-124页 |
4.5.1 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 第111-114页 |
4.5.2 涉农价值链模型回顾 | 第114-117页 |
4.5.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模型 | 第117-124页 |
5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 | 第124-153页 |
5.1 价值链分析:价值链会计的基本方法 | 第124-130页 |
5.1.1 价值链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4-126页 |
5.1.2 价值链分析应用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文献回顾 | 第126-130页 |
5.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可持续价值链分析 | 第130-133页 |
5.2.1 分析边界: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到价值链外部利益相关者 | 第130-131页 |
5.2.2 价值创造:从降低成本或浪费、顾客和消费者价值到价值共享 | 第131-133页 |
5.2.3 治理属性:从忽视联系、渠道权力到协作 | 第133页 |
5.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基本工具和步骤 | 第133-142页 |
5.3.1 食品价值链分析法 | 第133-135页 |
5.3.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的基本工具 | 第135-137页 |
5.3.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的步骤 | 第137-142页 |
5.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案例研究 | 第142-153页 |
6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分析 | 第153-182页 |
6.1 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定义和属性 | 第153-160页 |
6.1.1 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定义 | 第153-155页 |
6.1.2 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属性:战略管理视角 | 第155-159页 |
6.1.3 价值链成本分析与传统成本体系的区别 | 第159-160页 |
6.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分析的特点 | 第160-171页 |
6.2.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的定义 | 第160-163页 |
6.2.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的分类 | 第163-166页 |
6.2.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分析的特点 | 第166-171页 |
6.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分析体系 | 第171-182页 |
6.3.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财务会计记录系统 | 第174-177页 |
6.3.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经营分析记录系统 | 第177-180页 |
6.3.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分析数据库 | 第180页 |
6.3.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报告 | 第180-182页 |
7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和分析报告 | 第182-210页 |
7.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 | 第182-192页 |
7.1.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流程 | 第182-192页 |
7.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第192-201页 |
7.2.1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收入的含义、构成和特点 | 第192-197页 |
7.2.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收入的确认 | 第197-198页 |
7.2.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收入的计量 | 第198-201页 |
7.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会计分析报告 | 第201-210页 |
7.3.1 农工一体化企业资产耗费结构分析报告 | 第202-204页 |
7.3.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活动成本结构分析报告 | 第204-207页 |
7.3.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流程分析报告 | 第207页 |
7.3.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增值报告 | 第207-210页 |
8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绩效评价 | 第210-234页 |
8.1 价值链绩效评价研究文献回顾 | 第210-214页 |
8.1.1 价值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文献回顾 | 第211-212页 |
8.1.2 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研究文献回顾 | 第212-214页 |
8.2 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的绩效特征属性和绩效评价指标 | 第214-218页 |
8.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绩效评价模型 | 第218-225页 |
8.3.1 价值链绩效评价的统计方法 | 第218-220页 |
8.3.2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绩效评价模型 | 第220-224页 |
8.3.3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绩效评价模型实施步骤 | 第224-225页 |
8.4 农工一体化企业价值链绩效评价模型应用举例 | 第225-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234-248页 |
致谢 | 第248-250页 |
个人简历 | 第25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