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施工论文--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论文

NN轨道交通4号线01土建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第17-22页
    2.1 风险的含义第17-18页
        2.1.1 风险的定义第17页
        2.1.2 风险的特点第17-18页
        2.1.3 风险的种类第18页
    2.2 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第18-19页
        2.2.1 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定义第18页
        2.2.2 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第18-19页
    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第19-22页
        2.3.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分析方法第19-20页
        2.3.2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第20-22页
第3章 NN地铁4号线项目建设基本情况第22-31页
    3.1 项目基本情况第22-23页
        3.1.1 项目背景第22页
        3.1.2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第22页
        3.1.3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区间概况第22-23页
    3.2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架构第23-25页
        3.2.1 组织机构第23-24页
        3.2.2 项目管理部主要人员组成第24-25页
    3.3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准备情况第25-27页
        3.3.1 项目机械设备准备投入情况第25-26页
        3.3.2 项目主要建筑材料准备投入情况第26-27页
    3.4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主要施工方法介绍第27页
    3.5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周边环境及条件第27-31页
        3.5.1 工程地质条件第27-29页
        3.5.2 水文地质条件第29-30页
        3.5.3 周边道路、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情况第30-31页
第4章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识别与评估第31-50页
    4.1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源分析第31-35页
        4.1.1 来自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因素第31-32页
        4.1.2 来自项目机械设备的风险管理因素第32-33页
        4.1.3 来自项目原材料与构配件的风险管理因素第33页
        4.1.4 来自项目施工方法的风险管理因素第33-34页
        4.1.5 来自项目施工环境的风险管理因素第34-35页
    4.2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要素的识别第35-42页
        4.2.1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要素的识别过程第35-37页
        4.2.2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要素清单第37-42页
    4.3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潜在关键风险要素的评估第42-50页
        4.3.1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要素的评估原则第42页
        4.3.2 构建项目施工风险要素的评估标准第42-44页
        4.3.3 项目施工风险要素的评估过程第44-50页
第5章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应对措施及建议第50-58页
    5.1 NN地铁4号线土建01标5工区项目施工风险关键因素应对措施第50-55页
        5.1.1 源自项目经理引发的施工风险因素的对策第50-51页
        5.1.2 源自盾构机与水文、地质等外部施工环境条件不适应引发的施工风险因素的对策第51-52页
        5.1.3 源自区间盾构管片破损引发的施工风险因素的对策及防治管片病害的建议第52-53页
        5.1.4 源自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引发的施工风险因素的对策第53-54页
        5.1.5 源自盾构机下穿立交桥引发的施工风险因素的对策第54-55页
    5.2 基于政府职能层面引导施工风险防控措施第55-58页
        5.2.1 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推动质量安全施工水平的提升第55-56页
        5.2.2 强化政府的监管,重点加强对参建单位及第三方监测的监管力度第56页
        5.2.3 运用大数据手段强化信息控制预警第56-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研究结论第58页
    6.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平冻结法在南宁地铁1号线联络通道应用研究
下一篇: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工程合同变更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