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s | 第4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的背景与现状概述 | 第10-1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2 现状概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流程与框架 | 第13-14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明式家具的基本概念及其文化思想 | 第15-25页 |
1.1 明式家具的定义与背景 | 第15-19页 |
1.1.1 明式家具的背景 | 第15-16页 |
1.1.2 明代室内的陈设方式与格局划分 | 第16-17页 |
1.1.3 明式家具的种类与功能 | 第17-19页 |
1.2 明式家具的设计特征 | 第19-22页 |
1.2.1 造型特征 | 第19-20页 |
1.2.2 结构特征 | 第20-21页 |
1.2.3 材料特征 | 第21页 |
1.2.4 装饰特征 | 第21-22页 |
1.3 明式家具的文化理念 | 第22-24页 |
1.3.1 社会思潮 | 第22-23页 |
1.3.2 文人思想 | 第23页 |
1.3.3 价值取向 | 第23页 |
1.3.4 伦理观念 | 第23-24页 |
1.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现代明式家具流变的设计案例解析 | 第25-38页 |
2.1 现代流变的定义 | 第25页 |
2.2 明式家具现代流变的概况 | 第25-26页 |
2.3 现代明式家具的定义 | 第26页 |
2.4 国内现代明式家具设计品牌代表及其设计师作品分析 | 第26-30页 |
2.4.1 吴滨与未墨 | 第26-28页 |
2.4.2 吴作光与素壳 | 第28-30页 |
2.5 国外现代明式家具设计师代表及其作品分析 | 第30-36页 |
2.5.1 卢志荣与Chi Wing Lo | 第30-33页 |
2.5.2 汉斯·瓦格纳与“中国椅 | 第33-36页 |
2.6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流变的启示 | 第38-52页 |
3.1 明式家具的文化表达与设计哲学 | 第38-41页 |
3.1.1“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 | 第38页 |
3.1.2“经世致用”的实学 | 第38-40页 |
3.1.3“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 | 第40-41页 |
3.2 传统理念现代生活的融入 | 第41-45页 |
3.2.1 传统文化符号的演变与新融合 | 第41-43页 |
3.2.2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新追求 | 第43页 |
3.2.3 现代审美情趣的转变与新展望 | 第43-44页 |
3.2.4 现代生活美学的提升与新体验 | 第44-45页 |
3.3 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理念转换 | 第45-50页 |
3.3.1 化繁为简的表现手法与取半舍满的设计理念 | 第46-48页 |
3.3.2 物尽其用的理念体现与还原自然的设计表达 | 第48-50页 |
3.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明式家具的现代流变与思考 | 第52-64页 |
4.1 现代明式家具的发展演化 | 第52-55页 |
4.1.1 明式家具的当下问题与现状 | 第52-53页 |
4.1.2 现代明式家具的兴起 | 第53-54页 |
4.1.3 现代明式家具的现状与挑战 | 第54-55页 |
4.2 明式家具的造型与功能的流变 | 第55-61页 |
4.2.1 材料及工艺的流变 | 第55-57页 |
4.2.2 造型及功能的流变与创新 | 第57-60页 |
4.2.3 主流色彩的流变 | 第60页 |
4.2.4 市场空缺的填白与思考 | 第60-61页 |
4.3 国际化视野下现代明式家具审美解读 | 第61-62页 |
4.3.1 文化底蕴的重视与设计的再思考 | 第61页 |
4.3.2 跨文化解读的刚需 | 第61-62页 |
4.3.3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思想理念的转换 | 第62页 |
4.4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当代设计思潮下的明式家具展望与反思 | 第64-69页 |
5.1 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与品质追求 | 第64页 |
5.2 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居环境中的应用设想 | 第64-66页 |
5.2.1 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刚需与专属定制 | 第64-65页 |
5.2.2 融入现代家居风格与空间环境 | 第65-66页 |
5.3 明式家具在当代设计思潮下的理念 | 第66-67页 |
5.3.1 形式服从功能 | 第66-67页 |
5.3.2 人文关怀 | 第67页 |
5.3.3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 第67页 |
5.4 明式家具的文化传承意义 | 第67-68页 |
5.4.1 发扬本土文化与推陈出新 | 第67-68页 |
5.4.2 基于传统文化立志于跨文化解读 | 第68页 |
5.5 当代设计思潮下的明式家具风格展望 | 第68-69页 |
5.5.1 国际范式与人文气息 | 第68页 |
5.5.2 隽雅简约与材美工巧 | 第68-69页 |
第六章:明式家具再设计研究与实践 | 第69-89页 |
6.1 明式家具的设计研究 | 第69页 |
6.1.1 明式家具的选题引入 | 第69页 |
6.2 明式椅子的构成方式研究 | 第69-80页 |
6.2.1 圈椅 | 第70-72页 |
6.2.2 扶手椅(官帽椅) | 第72-75页 |
6.2.3 扶手椅(玫瑰椅) | 第75-77页 |
6.2.4 靠背椅 | 第77-79页 |
6.2.5 交椅 | 第79页 |
6.2.6 明式椅子的研究总结 | 第79-80页 |
6.3 明式圈椅再设计创新研究 | 第80-81页 |
6.3.1 设计思路 | 第80页 |
6.3.2 设计突破点 | 第80页 |
6.3.3 设计点的提炼 | 第80-81页 |
6.4 明式圈椅再设计实践 | 第81-85页 |
6.4.1 设计元素的选择 | 第81页 |
6.4.2 设计的推敲 | 第81-85页 |
6.4.3 设计总结 | 第85页 |
6.5 明式圈椅再设计最终效果呈现 | 第85-89页 |
6.5.1 作品渲染效果图 | 第85-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一、论文总结 | 第89页 |
二、本文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意义与目的 | 第89-90页 |
三、明式家具的风格在新中式家具上的发展与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