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15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5页
        二、选题意义第15页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15-28页
        一、“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第15-19页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概述第19-24页
        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第24-28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8-31页
        一、研究内容第28-30页
        二、研究方法第30页
        三、技术路线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基本理论分析第32-63页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第32-39页
        一、城市概念界定第32页
        二、城市基本类型与职能第32-34页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属性特征第34-35页
        四、中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与分布特征第35-39页
    第二节 绿色转型基本理论探析第39-42页
        一、绿色转型的概念认知第39-40页
        二、绿色转型的价值内涵第40页
        三、绿色转型的方式途径第40-41页
        四、绿色转型机制与功能方向第41页
        五、绿色经济与绿色转型比较第41-42页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第42-57页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特点第42-45页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瓶颈与问题分析第45-48页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与机制分析第48-57页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标志与模式分析第57-61页
        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标志与标准第57-58页
        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模式及模式比较第58-60页
        三、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路径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三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现状分析第63-85页
    第一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形成第63-64页
        一、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第63页
        二、服务于资源开发的地方政府的形成第63-64页
        三、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与资源型城市问题第64页
    第二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开发历史贡献第64-65页
    第三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数量、类型与地理分布第65-67页
    第四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第67-73页
        一、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层面问题及成因分析第67-70页
        二、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面问题及成因分析第70-72页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问题及成因分析第72-73页
    第五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政策推进过程分析第73-75页
    第六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逐步取得成效第75-78页
    第七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存在矛盾与障碍分析第78-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四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与效率评价第85-99页
    第一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第85-91页
        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第85页
        二、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评价方法第85-87页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分析第87-91页
    第二节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分析第91-98页
        一、研究的理论与模型说明第92页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选取第92-93页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特征第93-96页
        四、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探讨第99-126页
    第一节 产业优化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第99-112页
        一、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调控方式第100-101页
        二、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主导模式第101-103页
        三、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第103-112页
    第二节 生态功能提升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第112-118页
        一、建立绿色合理勘查与开采资源模式第112-113页
        二、实行资源产业化高效利用模式第113-116页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路径第116-117页
        四、实施资源生态环境补偿与环境修复第117-118页
    第三节 科技创新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第118-125页
        一、绿色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在动力第118-119页
        二、绿色技术创新融合体系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重要价值方向第119-120页
        三、开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科技创新路径第120-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六章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构建第126-142页
    第一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机制第126-128页
        一、建立资源型企业绿色改造引导机制第126-127页
        二、建立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新机制第127-128页
        三、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第128页
    第二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第128-131页
        一、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机制第128-129页
        二、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制度与机制第129-130页
        三、构建资源集约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第130-131页
    第三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第131-134页
        一、优化绿色科技创新环境第132页
        二、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第132-133页
        三、建立绿色科技创新导向机制第133-134页
    第四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差异化引导机制第134-137页
        一、资源枯竭煤炭及金属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第134-135页
        二、森工林业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第135-136页
        三、油气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第136页
        四、综合类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引导机制第136-137页
    第五节 建立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政府体制机制第137-141页
        一、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第137-138页
        二、完善绿色财政制度第138-139页
        三、实施绿色金融制度第139-140页
        四、加强绿色指导和调控第140-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2-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规模数据图上的影响力社区发现方法研究
下一篇: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以锡伯族音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