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伺服同步控制技术在模压式预弯机中的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钢管成型弯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辊式弯边(后弯) | 第13-14页 |
1.2.2 模压式预弯 | 第14页 |
1.3 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1 辊压式后弯机 | 第15页 |
1.3.2 模压式预弯机 | 第15-16页 |
1.4 弯边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模压式预弯机总体设计 | 第18-23页 |
2.1 模压式预弯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模压式预弯机的工艺要求 | 第19-20页 |
2.3 模压式预弯机的硬件系统分析 | 第20-21页 |
2.3.1 主机子系统 | 第20-21页 |
2.3.2 电控子系统 | 第21页 |
2.4 模压式预弯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模压式预弯机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3-32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 第23-24页 |
3.3 PLC的选型 | 第24-25页 |
3.4 扩展模块的设计 | 第25-28页 |
3.5 变频器主回路及控制回路设计 | 第28-29页 |
3.5.1 变频器选型 | 第28-29页 |
3.5.2 变频器主回路及控制回路接线图 | 第29页 |
3.6 泵站系统电气主回路的设计 | 第29-30页 |
3.7 电源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30页 |
3.8 模压式预弯机电气系统框架硬件设计 | 第30-3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模压式预弯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32-45页 |
4.1 引言 | 第32-33页 |
4.2 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 第33-35页 |
4.3 PLC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4.3.1 手动/自动子程序设计 | 第35-37页 |
4.3.2 报警故障判断子程序设计 | 第37-38页 |
4.3.3 人机界面交互程序与控制子程序设计 | 第38页 |
4.4 主循环程序 | 第38-39页 |
4.5 人机界面设计 | 第39-44页 |
4.5.1 触摸屏技术简介及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4.5.2 人机界面的使用方法 | 第40-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电液伺服位置系统的控制 | 第45-58页 |
5.1 电液伺服位置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5.2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 第47-48页 |
5.3 主伺服控制器的选型 | 第48页 |
5.4 扩展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5.5 系统原理设计 | 第49-51页 |
5.6 RMC75E与PLC通讯系统设计 | 第51-52页 |
5.7 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