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滥觞 | 第20-32页 |
1.1 当“诗文评”遭遇到现代学术转型时 | 第20-24页 |
1.2 陈钟凡早期的治学经历及其教师身份 | 第24-28页 |
1.3 “整理国故”思潮与陈钟凡批评史研究的开启 | 第28-32页 |
第二章 中西互参:陈钟凡“文学批评史”的理论基点和史纲结构 | 第32-46页 |
2.1 “纯文学”观的界说与“考评论之准的”的研究旨归 | 第32-36页 |
2.2 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文学批评理念 | 第36-40页 |
2.3 进化论史观与鲜明的史纲结构 | 第40-46页 |
第三章 探赜索隐:陈钟凡对历代批评理论的爬梳发见 | 第46-64页 |
3.1 先秦重伦理的文艺观 | 第46-48页 |
3.2 汉代史论中的诗文论 | 第48-53页 |
3.3 魏晋文论的自觉及特殊意义 | 第53-57页 |
3.4 唐代诗歌中寓含的诗学观 | 第57-60页 |
3.5 宋元明清词曲论的掘发 | 第60-64页 |
第四章 陈钟凡“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与局限 | 第64-74页 |
4.1 对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开拓探路 | 第64-67页 |
4.2 文学批评史研究范式的初步建构 | 第67-70页 |
4.3 诗文评式的评点思维与粗略的提纲式文本 | 第70-74页 |
结语:不以“他者”遮取“自我”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