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1.5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提高棚户区改造资金筹措能力的经验分享 | 第16-22页 |
2.1 国外保障住房提高资金筹措能力的经验分享 | 第16-18页 |
2.1.1 美国:政府提供财政和信用援助,支持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持有或租住保障住房 | 第16-17页 |
2.1.2 德国:政府奖励支持居民储蓄合作,为购建住房提供低息组合贷款 | 第17页 |
2.1.3 日本:财政支持下的住宅金融公屋为公营住宅的融资核心 | 第17页 |
2.1.4 新加坡:强制参与公积金储蓄,为公共组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 第17-18页 |
2.2 国内棚户区提高资金筹措能力的案例分享 | 第18-21页 |
2.2.1 政府购买服务——河南加大力度推动棚户区改造 | 第18-19页 |
2.2.2 PPP模式——焦作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实践创造 | 第19-20页 |
2.2.3 辽宁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 第20页 |
2.2.4 创新模式——我国首单资产证券化产品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棚户区改造提高资金筹措能力的重要性 | 第22-41页 |
3.1 加快推进改造步伐 | 第23-24页 |
3.2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第24-31页 |
3.3 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 第31-33页 |
3.4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 第33-34页 |
3.5 帮助城市赢得竞争力 | 第34-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筹措资金现状与问题 | 第41-53页 |
4.1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筹措现状 | 第42-49页 |
4.1.1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模式演变 | 第42-43页 |
4.1.2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及进程 | 第43-47页 |
4.1.3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筹集现状 | 第47-49页 |
4.2 贵阳市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筹措问题 | 第49-52页 |
4.2.1 项目本身盈亏难平衡 | 第50页 |
4.2.2 政策机制让企业信心不足 | 第50-51页 |
4.2.3 融资渠道有限且门槛高 | 第51-52页 |
4.2.4 本土资本市场尚未完善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提高贵阳市棚户区改造资金筹措能力的建议 | 第53-68页 |
5.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搞好资源协调工作 | 第55-57页 |
5.2 坚持规划引领作用多元化开发相结合 | 第57-58页 |
5.2.1 坚持城市规划引领作用 | 第57页 |
5.2.2 棚户区改造和文化创新结合 | 第57-58页 |
5.3 深度摸底项目情况提前谋划资金安排 | 第58-61页 |
5.3.1 深度摸底项目做好分类工作 | 第58-60页 |
5.3.2 结合年度计划做好资金安排 | 第60-61页 |
5.4 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创新地方特色机制 | 第61-63页 |
5.4.1 用好用足优惠政策 | 第61-62页 |
5.4.2 创新地方特色机制 | 第62-63页 |
5.5 实地反映地方需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 第63-64页 |
5.6 准确把握时间节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第64-65页 |
5.7 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创新资金筹措模式 | 第65-67页 |
5.7.1 加强与本土银行合作,给予特殊化支持 | 第65-66页 |
5.7.2 攻克PPP模式难点 | 第66页 |
5.7.3 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信贷支持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