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程序控制车床和数控车床论文

基于双CPU的经济型数控车床控制器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数控车床介绍第12-15页
        1.2.1 车床系统的组成第12-13页
        1.2.2 数控车床的工作过程第13-15页
    1.3 国内外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5-17页
        1.3.1 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和现状第15-16页
        1.3.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1.4 毕设研究目标第17-18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第18-19页
2 系统方案设计第19-26页
    2.1 系统设计要求第19-20页
        2.1.1 经济型车床的功能特性第19页
        2.1.2 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第19-20页
    2.2 系统方案第20-26页
        2.2.1 电机的选择第21-22页
        2.2.2 驱动器的选择第22-23页
        2.2.3 主控单元设计第23-26页
3 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6-43页
    3.1 硬件电路总体概述第26-27页
    3.2 DSP 模块的电路设计第27-33页
        3.2.1 DSP 芯片选型第27-28页
        3.2.2 TM5320LF2407 的性能特点第28-29页
        3.2.3 电源供给电路第29-30页
        3.2.4 存储器扩展电路第30-31页
        3.2.5 I/O 电路第31-32页
        3.2.6 脉冲输出电路第32-33页
    3.3 用户交互模块硬件设计第33-39页
        3.3.1 W78E516 的性能特点第33-34页
        3.3.2 存储空间扩展第34-35页
        3.3.3 USB 模块第35-36页
        3.3.4 键盘模块第36-38页
        3.3.5 液晶显示模块第38-39页
    3.4 系统通信接口设计第39-42页
        3.4.1 双口RAM 通讯电路第39-40页
        3.4.2 DSP 与双口RAM 之间的电平转换第40-42页
    3.5 实物样机第42-43页
4 运动平滑性理论和插补原理第43-62页
    4.1 机床数字控制的原理第43-44页
    4.2 插补算法的选择第44-51页
        4.2.1 插补算法概述第44-45页
        4.2.2 插补方法分类第45-46页
        4.2.3 直线插补的原理第46-48页
        4.2.4 圆弧插补原理第48-50页
        4.2.5 螺纹插补第50-51页
    4.3 升降速控制第51-54页
        4.3.1 升降速控制概述第51-52页
        4.3.2 电机模型分析第52-53页
        4.3.3 常用升降速曲线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第53-54页
    4.4 “前瞻”功能的速度平滑算法第54-57页
        4.4.1 多程序段间速度平滑控制第54-55页
        4.4.2 段内速度平滑控制第55-57页
    4.5 系统误差第57-59页
    4.6 补偿功能第59-62页
        4.6.1 间隙补偿第59-60页
        4.6.2 刀具补偿第60-62页
5 小型数控车床的软件设计第62-75页
    5.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第62-63页
    5.2 DSP 的软件设计第63-71页
        5.2.1 代码预处理第63-66页
        5.2.2 速度控制第66-68页
        5.2.3 补偿功能模块第68-69页
        5.2.4 插补算法的软件实现第69-71页
    5.3 MCU 的软件设计第71-72页
    5.4 通讯模块的实现第72-73页
    5.5 自诊断模块第73-75页
6 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测试第75-81页
    6.1 精度测试第75-77页
    6.2 速度测试第77页
    6.3 补偿功能测试第77-78页
    6.4 I/O 测试第78-79页
    6.5 自诊断功能测试第79-81页
7 总结与展望第81-84页
    7.1 小结第81-82页
    7.2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附录第86-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锻造操作机运动学与逆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基于ILQ理论的热连轧活套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