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1.2 本文的工作 | 第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相关研究工作 | 第15-27页 |
2.1 高速报文捕获相关技术 | 第15-23页 |
2.1.1 访问数据链路层方法 | 第16-20页 |
2.1.2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0-22页 |
2.1.3 报文监听的方式 | 第22-23页 |
2.2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 第23-26页 |
2.2.1 当前海量存储系统所使用的主要存储技术 | 第23-25页 |
2.2.2 未来存储技术 | 第25-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速网络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6页 |
3.1 系统组成 | 第27-33页 |
3.1.1 高速报文捕获与存储子系统 | 第29-31页 |
3.1.2 入侵检测子系统 | 第31-32页 |
3.1.3 分析控制子系统 | 第32-33页 |
3.2 系统数据控制流程 | 第33-34页 |
3.3 监控系统自身的安全 | 第34-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高速报文捕获与存储子系统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36-54页 |
4.1 报文分流策略和负载均衡算法 | 第36-45页 |
4.1.1 报文分流策略 | 第36-37页 |
4.1.2 基于TCP流的负载均衡算法 | 第37-38页 |
4.1.3 最小负载均衡算法 | 第38-40页 |
4.1.4 两种负载均衡算法比较 | 第40-45页 |
4.2 文件加载系统 | 第45-49页 |
4.2.1 零拷贝方式的报文捕获 | 第45-47页 |
4.2.2 原始报文的存储 | 第47-49页 |
4.3 数据库加载子系统 | 第49-50页 |
4.4 时间同步 | 第50-52页 |
4.4.1 方案描述 | 第50-51页 |
4.4.2 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 第51-52页 |
4.5 用实时操作系统提高报文捕获效率 | 第52页 |
4.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海量数据存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0页 |
5.1 Oracle分区技术分析 | 第54-56页 |
5.2 数据库组成 | 第56页 |
5.3 数据存储的优化 | 第56-58页 |
5.4 五元组表的操作 | 第58-59页 |
5.4.1 启动一次监测时五元组表的处理流程 | 第58-59页 |
5.4.2 删除一次监测时五元组表的处理流程 | 第59页 |
5.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系统原型的测试与评估 | 第60-66页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60-61页 |
6.2 功能测试 | 第61-62页 |
6.3 性能测试 | 第62-65页 |
6.3.1 报文捕获性能测试 | 第62-63页 |
6.3.2 数据入库性能测试 | 第63-65页 |
6.3.3 数据库分析查询性能测试 | 第65页 |
6.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6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一 报文接收及存储文件函数 | 第72-75页 |
附录二 五元组文件发送函数 | 第75-77页 |
附录三 接收文件函数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