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3.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 第15-16页 |
1.3.2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界定 | 第16-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0-31页 |
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特点 | 第20-23页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2.1.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2.2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现状 | 第23-29页 |
2.2.1 样本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 | 第23-26页 |
2.2.2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路径 | 第31-37页 |
3.1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1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 第31-32页 |
3.1.2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 | 第32-33页 |
3.2 生产性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 第33-34页 |
3.2.1 加速资本积累 | 第33页 |
3.2.2 促进服务技术溢出 | 第33-34页 |
3.2.3 合理利用资源 | 第34页 |
3.3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 第34-36页 |
3.3.1 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 第34-35页 |
3.3.2 增加技术创新和学习机会 | 第35页 |
3.3.3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7-52页 |
4.1 生产性服务贸易技术复杂度的测算 | 第37-44页 |
4.1.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4.1.2 测算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2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 | 第44-45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45页 |
4.3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模型检验 | 第45-51页 |
4.3.1 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45-48页 |
4.3.2 生产性服务贸易技术复杂度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52-56页 |
5.1 开放生产性服务业 | 第52页 |
5.2 培育商务研发等服务业为发展中心 | 第52-53页 |
5.3 推动信息化的发展 | 第53-54页 |
5.4 推动人才发展计划 | 第54-55页 |
5.5 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 第60-64页 |
附录2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