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初探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微课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微课与微课程 | 第16-18页 |
(二)慕课 | 第18页 |
(三)翻转课堂 | 第18-19页 |
(四)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第19页 |
二、微课应用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TPACK理论 | 第19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20-21页 |
(四)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微课应用的前期分析 | 第23-31页 |
一、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一)问卷编写原则 | 第23页 |
(二)问卷分析思路 | 第23页 |
(三)调查结果及研究分析 | 第23-28页 |
二、历史微课应用与传统课堂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一) 时间简短,容量较小 | 第28页 |
(二) 内容精炼,针对性强 | 第28-29页 |
(三) 半结构化,互动性强 | 第29页 |
(四) 师生合作,互为主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微课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探讨 | 第31-47页 |
一、微课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一)科学性:是前提 | 第31页 |
(二)学科性:是基础 | 第31-32页 |
(三)趣味性:是关键 | 第32页 |
(四)拓展性:是补充 | 第32-33页 |
(五)专题性:是系统 | 第33页 |
二、微课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 | 第33-35页 |
(一) 基于拍摄工具式技术 | 第33-34页 |
(二)基于PC平台录屏式技术 | 第34页 |
(三)基于PC平台制作式技术 | 第34页 |
(四)基于移动平台录屏式技术 | 第34-35页 |
三、微课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35-44页 |
(一)课程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二)应用及实施过程 | 第36-44页 |
四、研究效果 | 第44-47页 |
(一)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 第44-45页 |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历史微课的研究思考与展望 | 第47-51页 |
一、研究反思 | 第47-50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学生调查问卷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