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10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第8-10页
第一章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概论第10-18页
 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涵义第10-13页
  (一)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界说第10-12页
  (二) 确定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方式第12页
  (三)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分类第12-13页
 二、确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原则第13-15页
  (一)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第13页
  (二) 信息可分割原则第13-14页
  (三) 利益衡量原则第14页
  (四) 行政法治原则第14-15页
 三、确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意义第15-18页
  (一)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是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第15-16页
  (二)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可以保护公众隐私权第16页
  (三)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可以规范高等学校公共管理权第16-18页
第二章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第18-29页
 一、应当公开的高等学校信息范围第18-23页
  (一) 主动公开的信息第18-20页
  (二) 依申请公开的信息第20-21页
  (三) 历史信息第21-22页
  (四) 过程信息第22-23页
 二、不予公开的高等学校信息第23-29页
  (一) 法定不予公开的信息第23-26页
  (二) 涉及安全和稳定的信息第26-28页
  (三) 获授权不予公开的信息第28-29页
第三章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现状及困境第29-36页
 一、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现状第29-32页
  (一)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研究的背景第29-30页
  (二)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现状第30-32页
 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困境第32-36页
  (一)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主体观念滞后第32页
  (二)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立法层面存在缺陷第32-34页
  (三)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执行层面存在缺陷第34-36页
第四章 完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范围的对策第36-42页
 一、培育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法治理念第36页
 二、建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统一的法律体系第36-38页
  (一) 提高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立法位阶第36-37页
  (二) 对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进行立法保护第37-38页
 三、《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立法重构第38-40页
  (一) 明确规定“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第38-39页
  (二) 重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10 条第4 项第39页
  (三) 重构信息申请人资格条件第39-40页
 四、完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救济规范第40-42页
  (一) 完善校内申诉制度第40-41页
  (二) 完善行政申诉制度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德行政裁量控制路径的比较与分析
下一篇:交通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约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