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国银行的业务创新策略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1 对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面研究的观点第15页
        1.2.2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冲击和挑战第15-16页
        1.2.3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第16页
        1.2.4 文献评述小结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8-19页
    1.5 创新点与不足第19-21页
        1.5.1 创新点第19-20页
        1.5.2 不足点第20-21页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第21-28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一般涵义第21-22页
    2.2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六种模式第22-28页
        2.2.1 P2P网络借贷第22页
        2.2.2 众筹融资第22-23页
        2.2.3 第三方支付第23-25页
        2.2.4 大数据金融第25-26页
        2.2.5 金融机构互联网第26页
        2.2.6 互联网金融门户第26-28页
第3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理论第28-31页
    3.1 长尾理论第28-29页
    3.2 金融创新理论第29页
    3.3 功能金融理论第29-31页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SWOT分析第31-39页
    4.1 中国银行的优势(Strengths)第31-33页
        4.1.1 拥有雄厚的实力第31-32页
        4.1.2 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第32页
        4.1.3 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第32页
        4.1.4 拥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第32-33页
    4.2 中国银行的劣势(Weaknesses)第33-35页
        4.2.1 银行决策层并未引起高度重视第33-34页
        4.2.2 组织管理僵化不利于业务创新第34页
        4.2.3 理念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第34-35页
    4.3 中国银行的机遇(Opportunities)第35-36页
        4.3.1 相关法规出台,提供政策支持第35-36页
        4.3.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契机第36页
    4.4 中国银行的威胁(Threats)第36-39页
        4.4.1 三期叠加,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第36页
        4.4.2 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第36-37页
        4.4.3 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第37页
        4.4.4 主营业务收入不断被蚕食第37-39页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国银行业务的创新思路第39-44页
    5.1 资产业务层面第39-40页
        5.1.1 注重数据的挖掘和应用第39-40页
        5.1.2 关注零售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第40页
    5.2 负债业务层面第40-42页
        5.2.1 聚焦用户体验,提升客户黏度第40-41页
        5.2.2 创新理财工具,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第41-42页
    5.3 支付结算业务层面第42-44页
        5.3.1 创新支付结算手段第42页
        5.3.2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第42-44页
第6章 中国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创新策略第44-51页
    6.1 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整体规划第44页
    6.2 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44-48页
        6.2.1 支付结算领域第44-46页
        6.2.2 理财相关业务产品第46-47页
        6.2.3 资产类业务产品第47-48页
    6.3 下一步创新策略第48-51页
        6.3.1 发展电商平台,营造良性金融生态圈第49页
        6.3.2 补齐业务短板,优化产品布局第49-50页
        6.3.3 提升专业水平,有效控制风险第50页
        6.3.4 加强战略传导,快速响应市场第50-5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7.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华锦发制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
下一篇:长城开发MES-HR软件项目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