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超采样方法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1.1.2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网络控制系统的概述第12-14页
        1.2.1 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第12-13页
        1.2.2 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第13-14页
    1.3 网络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4-16页
        1.3.1 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第14-15页
        1.3.2 网络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第15-16页
    1.4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第16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基于超采样方法的数学模型描述第18-30页
    2.1 预备知识第18-22页
        2.1.1 连续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以及离散化第18-20页
        2.1.2 网络控制系统的采样分析第20-22页
    2.2 超采样方法的工作机制第22-25页
    2.3 网络控制系统的节点驱动方式第25-26页
    2.4 符号计算第26-29页
        2.4.1 数值计算与符号计算第26-27页
        2.4.2 符号计算的应用第27-29页
    2.5 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单采样优化分析第30-40页
    3.1 单采样方法下的模型描述第30-31页
    3.2 单采样周期的优化第31-35页
        3.2.1 性能指标函数的选取第31-33页
        3.2.2 单采样周期的优化实例第33-35页
    3.3 单采样周期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第35-38页
    3.4 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网络控制系统的超采样优化分析第40-54页
    4.1 超采样方法下的模型描述第40-41页
    4.2 超采样周期的优化设计第41-48页
        4.2.1 问题描述第41-43页
        4.2.2 含有两个子采样周期的超采样序列的优化分析第43-48页
    4.3 在相同的ASF下系统动态性能的仿真分析第48-52页
    4.4 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网络控制系统与时滞系统的联系第54-60页
    5.1 网络控制系统与时滞系统模型的转化第54-55页
    5.2 时延和采样周期的相互联系第55-56页
    5.3 实例分析第56-59页
    5.4 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4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熵的多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鲁棒自适应方法的四旋翼飞行器容错跟踪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