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EQUIP工具在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4页
        1.2.1 探究性教学的含义第12-13页
        1.2.2 探究性教学实施现状发展研究第13-15页
        1.2.3 探究性教学课堂评价工具的研究第15-24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1.3.1 研究目的第24页
        1.3.2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 研究思路第25-26页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6-29页
    2.1 核心概念第26-27页
        2.1.1 科学探究第26页
        2.1.2 探究性教学第26-27页
        2.1.3 课堂教学评价第27页
    2.2 理论建构第27-29页
        2.2.1 施瓦布的科学探究性教学理论第27-28页
        2.2.2 建构主义理论第28页
        2.2.3 交往行为理论第28-29页
3 研究设计第29-38页
    3.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3.2 研究对象第30-33页
        3.2.1 C老师和Y老师的背景第30页
        3.2.2 具体的教学研究对象第30-33页
    3.3 研究工具第33-38页
        3.3.1 探究性教学质量分析框架(EQUIP)第33-35页
        3.3.2 化学课堂互动分析体系(CCIAS)第35-38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8-62页
    4.1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时探究性教学分析第39-46页
        4.1.1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时定性分析第39-44页
        4.1.2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时定量分析第44-46页
    4.2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探究性教学分析第46-54页
        4.2.1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定性分析第46-51页
        4.2.2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定量分析第51-54页
    4.3 C老师与Y老师探究性教学综合分析第54-55页
    4.4 影响C老师和Y老师探究性教学质量的原因第55-56页
        4.4.1 影响教师探究性教学质量的内因第55-56页
        4.4.2 影响教师探究性教学质量的外因第56页
    4.5 提高教师探究性教学水平的对策第56-62页
        4.5.1 提高教师探究性教学质量的对策第56-57页
        4.5.2 优质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57-62页
5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62-64页
    5.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5.2 研究反思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120页
    附录1 EQUIP评价框架第68-72页
    附录2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时文本转录第72-80页
    附录3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时EQUIP评价表第80-83页
    附录4 C老师《铝的性质》第一课CCIAS编码记录第83-85页
    附录5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文本转录第85-96页
    附录6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EQUIP评价表第96-100页
    附录7 Y老师《氢氧化铝的制备》第二课时CCIAS编码记录第100-102页
    附录8 访谈文本第102-104页
    附录9 L老师《铝的重要化合物》文本转录第104-115页
    附录10 L老师《铝的重要化合物》EQUIP评价表第115-118页
    附录11 L老师《铝的重要化合物》CCIAS编码记录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词向量的文本距离计算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5E学习环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图像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