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封堵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4 可控永磁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船舶应急封堵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1-4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封堵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第21-24页 |
2.2.1 封堵装置单体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2.2.2 封堵装置组合体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2.3 可控型永磁力吸附模块设计 | 第24-28页 |
2.3.1 永磁材料及结构吸附方式 | 第24-25页 |
2.3.2 可控永磁结构 | 第25-26页 |
2.3.3 装置磁吸附力计算 | 第26-28页 |
2.4 可控型永磁结构联接模块和磁力开关 | 第28-34页 |
2.4.1 连接模块结构方案选择 | 第28-29页 |
2.4.2 装置连杆联接结构强度分析 | 第29-32页 |
2.4.3 可控磁结构磁力开关设计 | 第32-34页 |
2.5 可控型永磁结构整体封装密封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2.6 装置工作状态下的水动力分析 | 第35-3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封堵装置相关磁力计算及理论分析 | 第41-59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永磁体磁力分析理论 | 第41-44页 |
3.2.1 永磁体磁力计算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3.2.2 永磁体磁场力计算公式推导 | 第42-44页 |
3.3 可控磁力结构磁钢的磁力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44-47页 |
3.3.1 可控永磁结构内置磁钢 | 第44-45页 |
3.3.2 磁钢的磁力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45-47页 |
3.4 可控磁结构磁块的特性参数分析与理论推导 | 第47-57页 |
3.4.1 磁块的基本特性及相关理论 | 第47-50页 |
3.4.2 矩形永磁块空间三维磁场的解析式分析与推导 | 第50-56页 |
3.4.3 磁结构内置磁钢的特性参数计算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封堵装置可控磁结构磁力仿真分析 | 第59-89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可控磁力结构的磁钢布置及磁回路形式 | 第59-65页 |
4.2.1 可控磁力结构的磁路 | 第59-60页 |
4.2.2 可控磁力结构内部磁钢布置形式的确定 | 第60-64页 |
4.2.3 仿真验证磁结构的可控性 | 第64-65页 |
4.3 可控磁结构的磁路优化 | 第65-81页 |
4.3.1 可控磁力结构内部磁钢布置形式的确定 | 第65-76页 |
4.3.2 可控磁力整体结构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 | 第76-79页 |
4.3.3 可控磁力结构磁场力理论值与仿真分析比较 | 第79-81页 |
4.4 确定型可控磁结构在整体装置中的仿真分析 | 第81-84页 |
4.5 可控磁结构在整体装置中位置分布情况的仿真分析 | 第84-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可控磁结构实验和相关产品的仿真分析及优化 | 第89-107页 |
5.1 永磁块表面磁场特性参数测量与仿真结果比较 | 第89-93页 |
5.1.1 磁块表面磁场特性参数测量 | 第89-91页 |
5.1.2 磁块表面磁场特性测量参数与仿真结果比较 | 第91-93页 |
5.2 可控磁结构实验验证 | 第93-101页 |
5.2.1 实验方案 | 第93-94页 |
5.2.2 单体磁结构的测量 | 第94-95页 |
5.2.3 双体组合磁结构的测量 | 第95-96页 |
5.2.4 四体组合磁结构的测量 | 第96-98页 |
5.2.5 磁结构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比较 | 第98-99页 |
5.2.6 实验验证磁结构的可控性 | 第99-101页 |
5.3 现有产品的仿真分析与优化 | 第101-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