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水下金刚石绳锯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金刚石串珠绳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金刚石串珠表面形貌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深水金刚石绳锯机总体设计 | 第20-34页 |
2.1 深水金刚石绳锯机工作原理与作业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2.1.1 深水金刚石绳锯机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 第20-21页 |
2.1.2 深水金刚石绳锯机作业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2.2 主运动系统设计 | 第22-26页 |
2.2.1 驱动轮设计 | 第22-25页 |
2.2.2 导向轮设计 | 第25-26页 |
2.3 夹紧装置设计 | 第26-28页 |
2.3.1 夹紧装置设计 | 第26-27页 |
2.3.2 夹紧力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2.4 张紧装置设计 | 第28-30页 |
2.5 液压系统原理设计 | 第30-31页 |
2.6 深水金刚石绳锯机三维建模 | 第31-32页 |
2.7 浮力材料配比 | 第32-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切削仿真研究 | 第34-48页 |
3.1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受力研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34-36页 |
3.2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切削机理研究 | 第36-40页 |
3.2.1 单颗粒磨粒切削物理模型 | 第36-37页 |
3.2.2 单颗粒磨粒切削力学模型 | 第37-40页 |
3.2.3 单颗粒磨粒切削切屑形成过程和形貌分析 | 第40页 |
3.3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切削仿真研究 | 第40-44页 |
3.3.1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建模 | 第40-41页 |
3.3.2 单颗粒磨粒切削仿真模型 | 第41-43页 |
3.3.3 单颗粒磨粒切削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3.4 单颗粒金刚石磨粒把持力研究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金刚石磨粒运动轨迹仿真研究 | 第48-62页 |
4.1 串珠切向进给时磨粒运动轨迹建模 | 第48-50页 |
4.2 基于MATLAB串珠切向进给磨粒运动仿真 | 第50-57页 |
4.2.1 串珠自转角速度分析 | 第50-53页 |
4.2.2 磨粒运动仿真研究 | 第53-57页 |
4.3 影响金刚石磨粒轨迹的其他因素 | 第57-61页 |
4.3.1 串珠绳横向振动对磨粒轨迹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2 串珠绳挠度对磨粒轨迹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3 串珠磨粒分布对磨粒轨迹的影响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金刚石串珠绳寿命预测研究 | 第62-74页 |
5.1 金刚石串珠绳寿命影响因素 | 第62-65页 |
5.1.1 金刚石串珠绳失效形式 | 第62-64页 |
5.1.2 串珠绳寿命的影响因素 | 第64-65页 |
5.2 金刚石串珠绳寿命预测研究 | 第65-72页 |
5.2.1 串珠绳寿命预测方法 | 第65-66页 |
5.2.2 串珠绳寿命预测 | 第66-72页 |
5.3 提高串珠绳寿命方法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