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论文写作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1.3 论文总体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论文总体思路 | 第17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企业并购重组概述及乳品行业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2.1 企业并购重组概述 | 第20-23页 |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企业重组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3 并购重组的界定 | 第21-23页 |
2.2 中国乳品行业现状 | 第23-26页 |
2.2.1 乳企受上下游厂商影响大 | 第23-24页 |
2.2.2 数量虽多但实力差异大 | 第24页 |
2.2.3 竞争激烈导致利润下降 | 第24-25页 |
2.2.4 乳品行业内部整合加剧 | 第25-26页 |
2.2.5 乳品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 第26页 |
2.3 中国乳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2.3.1 进口乳品垄断大部分市场,国内乳企受到强烈冲击 | 第26-27页 |
2.3.2 国内乳企对进口原料粉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 第27页 |
2.3.3 国外乳企加速全面布局中国市场,国内乳企竞争压力加大 | 第27页 |
2.3.4 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任普遍缺失问题严峻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完达山乳业集团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3.1 完达山乳业集团现状 | 第29-34页 |
3.1.1 企业概况 | 第29-30页 |
3.1.2 人员状况 | 第30页 |
3.1.3 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 | 第30页 |
3.1.4 品牌价值与市场地位 | 第30-31页 |
3.1.5 企业经营情况 | 第31-32页 |
3.1.6 企业股权结构 | 第32-34页 |
3.2 完达山乳业集团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分析 | 第34-36页 |
3.2.1 企业经营战略定位缺乏有效性,影响了品牌和市场 | 第34页 |
3.2.2 市场营销体系滞后,广告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覆盖率低 | 第34-35页 |
3.2.3 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 | 第35页 |
3.2.4 科技研发与应用投入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 第35-36页 |
3.2.5 奶源基地逐年萎缩,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 第36页 |
3.2.6 体制机制不活,导致企业管理落后、人才流失等问题凸显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完达山乳业集团内部并购重组方案设计 | 第38-51页 |
4.1 完达山乳业集团内部并购重组动因、思路及构想 | 第38-40页 |
4.1.1 完达山乳业集团内部并购重组的动因 | 第38-39页 |
4.1.2 完达山乳业集团内部并购重组的目标、思路及构想 | 第39-40页 |
4.2 重组当事各方基本情况简介 | 第40-41页 |
4.3 完达山乳业集团内部并购重组步骤设计 | 第41-45页 |
4.3.1 打包处理不良资产 | 第41-43页 |
4.3.2 理顺内部交叉持股 | 第43页 |
4.3.3 实施企业分立重组 | 第43-45页 |
4.3.4 增发新股、股权收购 | 第45页 |
4.3.5 采取债转股方式增资 | 第45页 |
4.3.6 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 第45页 |
4.4 工作准备及时间安排 | 第45-47页 |
4.4.1 需要准备的文件 | 第45-46页 |
4.4.2 对持续经营及发展有影响的重要因素考虑 | 第46页 |
4.4.3 工作时间安排 | 第46-47页 |
4.5 完达山乳业集团并购重组的税收筹划 | 第47-49页 |
4.5.1 打包处理不良资产的税收筹划 | 第47-48页 |
4.5.2 理顺内部交叉持股的税收筹划 | 第48页 |
4.5.3 实施企业分立重组的税收筹划 | 第48-49页 |
4.5.4 增发新股、股权收购的税收筹划 | 第49页 |
4.5.5 采取债转股方式增资的税收筹划 | 第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完达山乳业集团并购重组方案实施与保障措施 | 第51-57页 |
5.1 并购重组的实施策略 | 第51-53页 |
5.1.1 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 第51页 |
5.1.2 推行技术领先战略 | 第51-52页 |
5.1.3 实施资源整合策略 | 第52页 |
5.1.4 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 | 第52页 |
5.1.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2-53页 |
5.2 并购重组的保障措施 | 第53-56页 |
5.2.1 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措施 | 第53页 |
5.2.2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保障措施 | 第53-54页 |
5.2.3 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推广保障措施 | 第54-55页 |
5.2.4 企业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