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中的族群想象--《五指山》杂志的“黎族文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6页 |
第一章 《五指山》与“黎族文学”之耦合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五指山》办刊历程 | 第16-19页 |
第二节 《五指山》与“黎族文学”的族属性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五指山》与“黎族文学”的生成性 | 第21-26页 |
第二章 《五指山》与“黎族文学”之建构 | 第26-41页 |
第一节 多向度的文学基础及其建构 | 第26-33页 |
第二节《五指山》的文学平台建设 | 第33-41页 |
第三章 追寻“黎家”:黎族生活的文学“想象” | 第41-56页 |
第一节 文学“想象”与“黎家”的型塑 | 第41-46页 |
第二节“黎家”:黎族文学生活的情感认同 | 第46-53页 |
第三节“黎家”的文化勾勒及图像化 | 第53-56页 |
第四章 黎族“文学生活”的价值体认 | 第56-60页 |
第一节 主旋律:“想象同胞爱”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国家认同:“黎家”情感外延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