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论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RFID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14-23页 |
2.1 RFID系统的组成 | 第14-17页 |
2.1.1 电子标签 | 第14-15页 |
2.1.2 阅读器 | 第15-17页 |
2.1.3 软件系统 | 第17页 |
2.2 RFID系统分类 | 第17-19页 |
2.2.1 能量来源分类 | 第17-18页 |
2.2.2 能量感应方式分类 | 第18页 |
2.2.3 工作频率分类 | 第18-19页 |
2.3 标签碰撞问题分类 | 第19-22页 |
2.3.1 标签碰撞 | 第19-20页 |
2.3.2 阅读器碰撞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概率性标签防碰撞算法 | 第23-35页 |
3.1 纯ALOHA算法 | 第23-24页 |
3.2 时隙ALOHA算法 | 第24-26页 |
3.3 帧时隙ALOHA算法 | 第26-31页 |
3.3.1 算法流程 | 第26-27页 |
3.3.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3.3.3 算法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3.4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 第31-34页 |
3.4.1 算法介绍 | 第31-32页 |
3.4.2 常见的估算标签的方法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确定性防碰撞算法 | 第35-53页 |
4.1 二进制树防碰撞算法 | 第35页 |
4.2 基本的二进制搜索算法 | 第35-39页 |
4.2.1 算法介绍 | 第35-36页 |
4.2.2 算法实例 | 第36-38页 |
4.2.3 算法分析 | 第38-39页 |
4.3 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 | 第39-42页 |
4.3.1 算法介绍 | 第39-40页 |
4.3.2 算法流程 | 第40-42页 |
4.4 后退式二进制树搜索算法 | 第42-43页 |
4.5 查询二进制树算法 | 第43-44页 |
4.6 改进的无空闲时隙自适应多叉树算法 | 第44-52页 |
4.6.1 算法介绍 | 第44-47页 |
4.6.2 完全B叉树算法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6.3 八叉树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6.4 去空闲时隙四叉树-二叉树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4.6.5 实验结果仿真 | 第51-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基于EDFSA改进的分组位隙算法 | 第53-72页 |
5.1 算法介绍 | 第53-59页 |
5.1.1 EDFSA算法 | 第53-56页 |
5.1.2 位隙算法介绍 | 第56-57页 |
5.1.3 标签估计算法 | 第57-58页 |
5.1.4 本文算法介绍 | 第58-59页 |
5.2 算法分析 | 第59-67页 |
5.2.1 算法流程 | 第59-63页 |
5.2.2 算法性能 | 第63-65页 |
5.2.3 算法实例 | 第65-67页 |
5.3 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5.3.1 位隙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5.3.2 改进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