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浆果类病虫害论文--葡萄病虫害论文

昌黎地区葡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1.1.1 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葡萄灰霉病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葡萄灰霉病的症状第9-10页
        1.2.2 葡萄灰霉病的病原菌第10页
        1.2.3 葡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第10页
        1.2.4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第10-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二章 葡萄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3-20页
    2.1 试验材料第13-14页
        2.1.1 供试菌株第13页
        2.1.2 供试培养基第13-14页
    2.2 试验方法第14-15页
        2.2.1 病原菌的鉴定第14页
        2.2.2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4-15页
        2.2.3 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5页
        2.2.4 不同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5页
        2.2.5 不同营养条件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第15页
    2.3 数据处理第15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15-20页
        2.4.1 病原菌鉴定第15-16页
        2.4.2 不同温度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6页
        2.4.3 不同光照条件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第16-17页
        2.4.4 不同培养基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第17-18页
        2.4.5 不同碳源培养基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第18页
        2.4.6 不同氮源培养基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生长的影响第18-20页
第三章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第20-26页
    3.1 不同酿酒品种葡萄的灰霉病发生规律第20-23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21-23页
    3.2 不同鲜食品种葡萄灰霉病发生规律第23-26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23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第四章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药效第26-2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4.1.1 室内药效测定第26-2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28-30页
    5.1 葡萄灰霉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第28页
    5.2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第28-29页
    5.3 不同杀菌剂的田间药效分析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32-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困境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模型及保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