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节 课题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关于句法形态接口的理论 | 第13页 |
二、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定义和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句法形态接口的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一、国外句法形态接口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二、国内句法形态接口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研究述评 | 第16-21页 |
一、国外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二、国内英语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研究述评 | 第17-2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一、看图写话 | 第23页 |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第23页 |
三、语法判断 | 第23-24页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24-2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初二高二三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的正确率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初二高二三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初二高二三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的简单效应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初中组在三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五节 高中组在三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4-37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37-43页 |
第一节 中学生在习得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时能否克服句法形态接口的难题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时是否呈现不同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在哪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态习得较好 | 第40-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43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教学启示 | 第43-48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