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雾霾情景下公众雾霾感知的演化过程及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5-17页
    1.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7-19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1-31页
    2.1 相关概念综述第21-26页
        2.1.1 雾霾风险及其成因第21-23页
        2.1.2 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第23-24页
        2.1.3 风险应对行为第24-26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和模型第26-31页
        2.2.1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第26-27页
        2.2.2 归因理论第27-28页
        2.2.3 防护性行为决策模型第28-29页
        2.2.4 有限记忆理论第29-31页
第3章 信息流视角下的公众雾霾感知演化模型构建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33页
    3.2 公众雾霾感知演化模型构建第33-35页
    3.3 模型仿真与分析第35-40页
        3.3.1 记忆率参数对雾霾感知的影响第35-36页
        3.3.2 个体信息接收量的变化对雾霾感知的影响第36-40页
    3.4 结论和讨论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雾霾风险感知和责任归因对公众风险应对行为意向的影响评估第43-61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研究框架与研究问题第44-49页
    4.3 实证研究方法第49-54页
        4.3.1 样本选择和问卷发放过程第49-50页
        4.3.2 问卷测度项第50-52页
        4.3.3 数据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第52-54页
    4.4 数据分析结果第54-57页
    4.5 结论与讨论第57-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雾霾风险应对行为属性对公众风险应对行为意向的影响评估第61-73页
    5.1 引言第61-62页
    5.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第62-65页
        5.2.1 概念模型第62-64页
        5.2.2 研究假设第64-65页
    5.3 实证研究方法第65-67页
        5.3.1 问卷调查第65-66页
        5.3.2 问卷测度项第66页
        5.3.3 数据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第66-67页
    5.4 数据分析结果第67-70页
    5.5 结论与讨论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风险沟通视角下公众雾霾风险感知和风险应对行为的干预措施第73-77页
    6.1 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建立灵活性信息释放机制第73-74页
    6.2 建设多来源的信息释放平台第74-75页
    6.3 明晰各责任主体间的关系与职责第75-76页
    6.4 实时监测公众心理动态并进行心理干预第76-7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7-80页
    7.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7.2 研究不足以及未来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致谢第90-92页
附录第92-9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经历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交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交通领域碳减排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工作场所中企业社交媒体可供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