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情况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5-18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21-26页
    2.1 食品安全监管与公民参与相关概念第21-22页
        2.1.1 食品安全监管第21-22页
        2.1.2 公民参与第22页
    2.2 相关理论第22-24页
        2.2.1 参与式民主理论第22-23页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3-24页
    2.3 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分析框架第24-26页
第3章 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市民为对象第26-39页
    3.1 概述第26页
    3.2 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现状的调查第26-39页
        3.2.1 调查问卷设计第26-27页
        3.2.2 调查问卷样本构成第27-28页
        3.2.3 调查数据统计第28-38页
        3.2.4 调查结果分析第38-39页
第4章 食品安全监管公民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探析第39-46页
    4.1 认知机制方面第39-40页
        4.1.1 公民有参与意愿,但缺乏参与行动第39页
        4.1.2 公民缺乏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对食品安全认识不清第39-40页
    4.2 动力机制方面第40-41页
        4.2.1 公民缺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内在驱动力第40页
        4.2.2 公民对政府不信任,对监管体制缺乏信心第40-41页
        4.2.3 公民担忧参与风险,缺乏安全感第41页
    4.3 协作机制方面第41-43页
        4.3.1 公民参与渠道有限,缺乏程序规范第41页
        4.3.2 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第41-42页
        4.3.3 公民参与监管组织化规模小第42-43页
    4.4 冲突解决机制方面第43页
        4.4.1 公民意见得不到重视,政府缺乏有效的反馈程序第43页
        4.4.2 缺乏第三方调解机构第43页
    4.5 保障机制方面第43-46页
        4.5.1 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缺乏支持性制度第43-44页
        4.5.2 公民的举报行为缺乏相应的保障第44页
        4.5.3 维权成本得不到补偿,不能保障公民参与第44-46页
第5章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中公民参与机制的思考第46-53页
    5.1 改善公民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认知第46-47页
        5.1.1 激发公民主动参与监管的意愿第46页
        5.1.2 对公民进行危机科普第46-47页
    5.2 强化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动力第47-48页
        5.2.1 增强参与能力,提升内在驱动力第47页
        5.2.2 促进激励方式多样化第47页
        5.2.3 加快政府角色的转变,增加公民参与的动力第47-48页
    5.3 健全公民参与监管的协作体系第48-49页
        5.3.1 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第48页
        5.3.2 拓展多元化的参与渠道第48-49页
        5.3.3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第49页
    5.4 优化冲突解决机制第49-50页
        5.4.1 建立投诉举报回复及个案评价程序第49-50页
        5.4.2 成立申诉专员和行动中心第50页
    5.5 完善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制度建设第50-53页
        5.5.1 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制度第50-51页
        5.5.2 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第51页
        5.5.3 建立维权成本补偿制度第51-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A 公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调查问卷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以唐山市K区政府为例
下一篇:公仆型领导与家长式领导对C医院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研究--薪酬状况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