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8-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银行信用风险理论知识 | 第10-12页 |
2.1 信用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页 |
2.2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 第10-12页 |
3.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第12-21页 |
3.1 江西银行简介 | 第12页 |
3.2 江西银行现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12-15页 |
3.2.1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 第12-13页 |
3.2.2 授权体系 | 第13页 |
3.2.3 风险分类 | 第13-14页 |
3.2.4 风险预警 | 第14页 |
3.2.5 贷后管理 | 第14-15页 |
3.3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3.3.1 公司信贷业务 | 第16-17页 |
3.3.2 小企业信贷中心业务 | 第17-18页 |
3.3.3 零售信贷业务 | 第18-19页 |
3.3.4 同业信贷业务 | 第19页 |
3.4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 | 第19-21页 |
4.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21-42页 |
4.1 公司信贷业务问题分析 | 第21-29页 |
4.1.1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分析 | 第23-25页 |
4.1.2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 第25-29页 |
4.2 小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4.2.1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分析 | 第29-31页 |
4.2.2 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 第31-33页 |
4.3 零售信贷业务问题分析 | 第33-41页 |
4.3.1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能分析 | 第33-36页 |
4.3.2 信用风险政策制度与流程分析 | 第36-41页 |
4.4 同业信贷业务问题分析 | 第41-42页 |
5. 江西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第42-48页 |
5.1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垂直式风险管理架构 | 第42页 |
5.2 垂直式风险管理架构优势 | 第42-43页 |
5.3 公司信贷业务优化方案 | 第43-45页 |
5.3.1 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优化目标 | 第43-44页 |
5.3.2 政策制度及流程优化目标 | 第44-45页 |
5.4 小企业信贷业务优化方案 | 第45-46页 |
5.4.1 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优化目标 | 第45页 |
5.4.2 政策制度及流程优化目标 | 第45-46页 |
5.5 零售信贷业务优化方案 | 第46-47页 |
5.5.1 组织架构与职能职责目标 | 第46页 |
5.5.2 政策制度及流程目标 | 第46-47页 |
5.6 同业信贷业务优化方案 | 第47-48页 |
6. 江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大数据模式创新 | 第48-52页 |
6.1 银行大数据战略的背景 | 第48页 |
6.2 利用大数据建立小微企业信贷新模式 | 第48-52页 |
6.2.1 小微企业大数据信贷新模式的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6.2.2 小微企业大数据信贷新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49-52页 |
7.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