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途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17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主要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述第19-31页
    2.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含义第19-21页
        2.1.1 认同的含义第19-20页
        2.1.2 高校青年教师的含义第20页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含义第20-21页
        2.1.4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含义第21页
    2.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特点第21-24页
        2.2.1 在复杂程度上表现为主导与多样并存第21-22页
        2.2.2 在动态性上表现为反复与可变并存第22页
        2.2.3 在现实性上表现为实用与政治淡化并存第22-23页
        2.2.4 在相对稳定层面表现为传承与认识渐进第23-24页
    2.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作用第24-28页
        2.3.1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自身的作用第24-25页
        2.3.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学生的作用第25-26页
        2.3.3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高校的作用第26-27页
        2.3.4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社会的作用第27-28页
    2.4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第28-30页
        2.4.1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第28-29页
        2.4.2 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的思想保障第29页
        2.4.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内在需求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第31-38页
    3.1 高校青年教师认同的前提第31-33页
        3.1.1 基于青年教师心理发展的需要第31-32页
        3.1.2 基于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第32页
        3.1.3 基于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第32-33页
    3.2 高校青年教师认同的内化环节第33-35页
        3.2.1 知是内化的基础第33-34页
        3.2.2 情是内化的桥梁第34页
        3.2.3 意是内化的根本第34-35页
        3.2.4 行是内化的归属第35页
    3.3 高校青年教师认同的外化环节第35-37页
        3.3.1 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力中外化第35-36页
        3.3.2 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教育能力中外化第36页
        3.3.3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践行中外化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现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8-48页
    4.1 高校青年教师认同情况调查第38-43页
        4.1.1 调查基本情况第38页
        4.1.2 调查结果分析第38-43页
    4.2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主要问题第43-45页
        4.2.1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第43页
        4.2.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误解甚至偏差第43-44页
        4.2.3 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于注重专业发展第44页
        4.2.4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方法有待多样和改进第44-45页
    4.3 制约认同实现的因素第45-47页
        4.3.1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多元化影响第45页
        4.3.2 西方社会思潮带来一定冲击第45-46页
        4.3.3 网络新媒体对认同带来的挑战第46页
        4.3.4 社会舆论对认同引导力弱第46-47页
        4.3.5 高校过于注重专业发展忽视思想政治认同教育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第48-59页
    5.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第48-49页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第48-49页
        5.1.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第49页
        5.1.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第49页
    5.2 强化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49-52页
        5.2.1 加强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第50-51页
        5.2.2 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第51页
        5.2.3 以青年教师榜样示范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51-52页
    5.3 激发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自觉性第52-54页
        5.3.1 提高青年教师认知主体自觉性第52-53页
        5.3.2 增强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自信第53-54页
        5.3.3 增强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性第54页
    5.4 发挥网络新媒体积极推动作用第54-56页
        5.4.1 发挥网络的引导作用第54-55页
        5.4.2 发挥公共媒体的宣传作用第55-56页
        5.4.3 发挥手机客户端的传播作用第56页
    5.5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保障第56-58页
        5.5.1 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强化认同效果第57页
        5.5.2 制定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保障认同实现第57页
        5.5.3 加强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构建良好校园认同氛围第57-58页
        5.5.4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构建良好社会认同氛围第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磁记忆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Bi2WO6@TiO2纳米线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