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课题概述 | 第10-11页 |
1.1.1 国内外主要规范标准概述 | 第10页 |
1.1.2 分析设计概述 | 第10-11页 |
1.2 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热弹性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 第14-18页 |
2.1 温度场计算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2.2 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 | 第15-17页 |
2.2.1 热传导基本方程 | 第15-16页 |
2.2.2 稳态温度场的控制方程 | 第16-17页 |
2.3 ANSYS软件在热传导和热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 第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换热器工艺校核计算 | 第18-31页 |
3.1 工艺条件 | 第18页 |
3.2 换热器传热计算方法 | 第18-22页 |
3.2.1 传热方程式 | 第18-19页 |
3.2.2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 | 第19-20页 |
3.2.3 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的无量纲关联式 | 第20-21页 |
3.2.4 换热管热阻 | 第21-22页 |
3.3 换热器压降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3.3.1 直管阻力损失 | 第22-24页 |
3.3.2 局部阻力损失 | 第24-25页 |
3.4 换热器传热计算 | 第25-27页 |
3.4.1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 第25-26页 |
3.4.2 管外池沸腾传热系数计算 | 第26页 |
3.4.3 换热管热阻 | 第26页 |
3.4.4 换热器传热系数 | 第26-27页 |
3.5 压降计算 | 第27-28页 |
3.5.1 直管阻力损失 | 第27-28页 |
3.5.2 局部阻力损失 | 第28页 |
3.6 HTFS计算结果 | 第28-30页 |
3.6.1 ASPEN HTFS+计算结果 | 第28-29页 |
3.6.2 手算结果与HTFS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换热器流体诱导振动分析 | 第31-40页 |
4.1 流体诱导振动概述 | 第31-35页 |
4.1.1 振动的机理 | 第31-34页 |
4.1.2 振动的判定依据 | 第34-35页 |
4.2 流体诱导振动的分析与评价 | 第35-39页 |
4.2.1 基本结构及工艺参数 | 第35-37页 |
4.2.2 流体诱导振动的判定及计算 | 第37-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刺刀式换热器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56页 |
5.1 单元选取 | 第40页 |
5.2 壳程工作压力(5.5MPa)的有限元模拟 | 第40-48页 |
5.2.1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0-42页 |
5.2.2 内压5.5MPa时的温度场结果 | 第42-44页 |
5.2.3 内压5.5MPa时的位移结果 | 第44-45页 |
5.2.4 内压5.5MPa时的应力场结果 | 第45-46页 |
5.2.5 内压5.5MPa时的应力评定 | 第46-48页 |
5.3 壳程设计压力(6.8MPa)的有限元模拟 | 第48-55页 |
5.3.1 内压6.8MPa时的温度场结果 | 第49-51页 |
5.3.2 内压6.8MPa时的位移结果 | 第51-52页 |
5.3.3 内压6.8MPa时的应力场结果 | 第52-53页 |
5.3.4 内压6.8MPa时的应力评定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换热器的流场及温度场分析 | 第56-69页 |
6.1 引论 | 第56-58页 |
6.2 模拟前准备 | 第58-60页 |
6.2.1 模型建立 | 第58-60页 |
6.2.2 边界条件施加 | 第60页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