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焊接机器人及其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FMECA与FTA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计算机辅助FMECA与FTA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FMECA与FTA的原理和方法 | 第17-29页 |
2.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 第17-22页 |
2.1.1 FMECA方法 | 第17页 |
2.1.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 第17-19页 |
2.1.3 危害性分析(CA) | 第19-22页 |
2.2 故障树分析法(FTA) | 第22-26页 |
2.2.1 故障树的建立 | 第22-23页 |
2.2.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第23-24页 |
2.2.3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第24-26页 |
2.3 FMECA与FTA综合分析方法(FTF法)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焊接机器人FMECA与FTA模型 | 第29-39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焊接机器人主要结构及功能分析 | 第29-30页 |
3.2.1 焊接机器人的分类 | 第29页 |
3.2.2 焊接机器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第29-30页 |
3.3 焊接机器人的FMECA模型 | 第30-34页 |
3.4 焊接机器人的FTA模型 | 第34-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FMECA与FTA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9-49页 |
4.1 概述 | 第39-41页 |
4.1.1 需求分析 | 第39-40页 |
4.1.2 功能模块划分 | 第40-41页 |
4.1.3 工作流程 | 第41页 |
4.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1-44页 |
4.2.1 Visual Basic 6.0 | 第41-43页 |
4.2.2 Access数据库 | 第43-44页 |
4.2.3 VB对Access数据库的访问 | 第44页 |
4.3 FMECA数据库设计 | 第44-46页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5页 |
4.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45-46页 |
4.4 软件数据结构的构建 | 第46页 |
4.5 软件界面布局设计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FMECA与FTA软件系统的开发 | 第49-69页 |
5.1 FMECA子模块的构建 | 第49-56页 |
5.1.1 项目信息管理 | 第49-51页 |
5.1.2 产品结构管理 | 第51页 |
5.1.3 FMECA信息管理及分析 | 第51-53页 |
5.1.4 查询与排序功能 | 第53-54页 |
5.1.5 报表输出 | 第54-56页 |
5.2 FTA子模块的构建 | 第56-64页 |
5.2.1 故障树的建立与编辑 | 第56-59页 |
5.2.2 定性分析模块 | 第59-61页 |
5.2.3 顶事件概率的计算 | 第61-63页 |
5.2.4 重要度分析模块 | 第63-64页 |
5.2.5 故障树分析结果的输出 | 第64页 |
5.3 辅助功能的实现 | 第64-67页 |
5.3.1 故障树文件和视图的操作 | 第64-66页 |
5.3.2 帮助系统的实现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