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2页 |
1.1.2 双渠道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1.2.1 需要完善对称信息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14页 |
1.2.2 需要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8-29页 |
2.1 双渠道供应链管理理论综述 | 第18页 |
2.2 双渠道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2.2.1 渠道选择 | 第19-20页 |
2.2.2 渠道冲突 | 第20-22页 |
2.2.3 定价模型 | 第22-24页 |
2.2.4 服务模型 | 第24-25页 |
2.2.5 信息模型 | 第25-26页 |
2.2.6 其他模型 | 第26-28页 |
2.3 已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9-36页 |
3.1 关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第29-32页 |
3.1.1 供应链的定义 | 第29-30页 |
3.1.2 供应链的特征 | 第30页 |
3.1.3 供应链的类型 | 第30-31页 |
3.1.4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第31-32页 |
3.2 关于营销渠道 | 第32-33页 |
3.2.1 营销渠道的定义 | 第32-33页 |
3.2.2 营销渠道的结构 | 第33页 |
3.3 关于双渠道 | 第33-35页 |
3.3.1 双渠道的定义 | 第33-34页 |
3.3.2 双渠道的结构 | 第34-35页 |
3.4 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供应链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对称信息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36-55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36-37页 |
4.2 模型前提假设与符号表示 | 第37-39页 |
4.3 集中控制模式下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39-41页 |
4.4 分散控制模式下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41-46页 |
4.4.1 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42-44页 |
4.4.2 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 | 第44-46页 |
4.5 算例仿真 | 第46-54页 |
4.5.1 直销渠道偏好率灵敏度分析 | 第46-50页 |
4.5.2 零售商提供服务灵敏度分析 | 第50-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非对称信息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55-65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55页 |
5.2 模型前提假设与符号表示 | 第55-57页 |
5.3 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57-61页 |
5.3.1 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服务策略 | 第57-59页 |
5.3.2 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 | 第59-61页 |
5.4 算例仿真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