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与安全评价软件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1 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3-16页
        1.1.1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3-15页
        1.1.2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5-16页
    1.2 巷道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国内外安全评价软件简介第17-20页
        1.3.1 国外安全评价软件简介第17-18页
        1.3.2 国内安全评价软件简介第18-20页
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第20-33页
    2.1 模糊理论第20-23页
        2.1.1 隶属函数第20-21页
        2.1.2 模糊综合评判第21-23页
    2.2 层次分析法第23-29页
        2.2.1 递阶层次结构第24页
        2.2.2 构造判断矩阵第24-25页
        2.2.3 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第25-26页
        2.2.4 单一准则下的排序方法第26-28页
        2.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28-29页
    2.3 综合评价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第29-33页
        2.3.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29-31页
        2.3.2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的综合评价模型第31-33页
3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第33-48页
    3.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第34-35页
    3.2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第35-44页
        3.2.1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5-41页
        3.2.2 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1-44页
    3.3 巷道稳定性分析评价第44-48页
        3.3.1 隶属度值的确定方法第44-46页
        3.3.2 巷道稳定性评价计算第46-48页
4 组件技术和Visual Studio Basic.NET 语言第48-53页
    4.1 组件技术第48-51页
        4.1.1 有关组件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第48-50页
        4.1.2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对程序概念的理解第50-51页
    4.2 公共语言运行库(CLS)第51页
    4.3 结构化异常处理第51-53页
5 安全评价软件设计第53-70页
    5.1 安全评价软件的系统功能设计第53-54页
    5.2 模糊综合评价软件的系统设计第54-57页
        5.2.1 模糊综合评价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第54页
        5.2.2 模糊综合评价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54-57页
    5.3 事件树分析软件的系统设计第57-61页
        5.3.1 事件树分析及评价的理论基础第57-58页
        5.3.2 事件树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第58-59页
        5.3.3 事件树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59-60页
        5.3.4 井下涌水事故的事件树分析第60-61页
    5.4 事故树分析软件的系统设计第61-70页
        5.4.1 事故树分析的意义第61页
        5.4.2 事故树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第61页
        5.4.3 事故树分析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61-66页
        5.4.4 巷道冒顶的事故树分析第66-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导师简介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电导增量法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SlMPK1/2/3在外源NO诱导的采后番茄果实抗病途径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