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2-15页 |
1.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 | 第15-16页 |
1.3.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第15页 |
1.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5-16页 |
1.4 独立型太阳能供电系统结构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光伏电池的特性及其模型 | 第19-29页 |
2.1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概述 | 第19-20页 |
2.1.1 太阳能光伏电池原理 | 第19页 |
2.1.2 太阳能光伏电池主要类型 | 第19-20页 |
2.2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电特性及模型 | 第20-28页 |
2.2.1 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路模型和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光伏电池的U-I和P-U特性分析 | 第21-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太阳能最大功率追踪器研究 | 第29-51页 |
3.1 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 | 第29-34页 |
3.1.1 恒定电压控制法 | 第30-31页 |
3.1.2 扰动观测法 | 第31-33页 |
3.1.3 电导增量法 | 第33-34页 |
3.2 最大功率追踪器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 第34-41页 |
3.2.1 最大功率追踪器结构 | 第34页 |
3.2.2 升压型转换器电路结构 | 第34-38页 |
3.2.3 升压型转换器电路参数计算 | 第38-40页 |
3.2.4 最大功率跟踪器程序设计 | 第40-41页 |
3.3 结合恒压法的改进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分析与研究 | 第41-49页 |
3.3.1 扰动观测法和电导增量法振荡和误判分析 | 第41-43页 |
3.3.2 基于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 | 第43-44页 |
3.3.3 基于恒定电压启动的电导增量法 | 第44-45页 |
3.3.4 基于误判纠正的电导增量法 | 第45-46页 |
3.3.5 结合恒压法的改进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原理及流程图 | 第46-48页 |
3.3.6 仿真验证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全桥式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 | 第51-65页 |
4.1 逆变器结构 | 第51-53页 |
4.1.1 单相半桥式逆变器 | 第51-52页 |
4.1.2 单相全桥式逆变器 | 第52-53页 |
4.2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 第53-60页 |
4.2.1 双极性SPWM分析 | 第54-55页 |
4.2.2 单极性SPWM分析 | 第55页 |
4.2.3 双极性和单极性SPWM控制仿真与分析 | 第55-60页 |
4.3 逆变电路LC输出滤波器设计 | 第60-61页 |
4.4 TMS320F2812程序设计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研究 | 第65-85页 |
5.1 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方式 | 第65-69页 |
5.2 蓄电池基本理论与充放电特性 | 第69-72页 |
5.2.1 铅酸蓄电池 | 第69-70页 |
5.2.2 铅酸蓄电池基本的电化学反应 | 第70页 |
5.2.3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分析 | 第70-72页 |
5.3 蓄电池充电方法分析 | 第72-74页 |
5.3.1 恒压充电方式 | 第73页 |
5.3.2 恒流充电方式 | 第73页 |
5.3.3 两段式充电方式 | 第73-74页 |
5.3.4 脉冲充电方式 | 第74页 |
5.4 蓄电池充放电电路分析与设计 | 第74-79页 |
5.4.1 放电电路 | 第75页 |
5.4.2 充电电路 | 第75-78页 |
5.4.3 太阳能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 | 第78-79页 |
5.5 仿真及分析 | 第79-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总结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