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系统”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9-11页 |
1.3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动画系统”的提出 | 第12-15页 |
2.1 关于动画概念的争鸣 | 第12-13页 |
2.2 “动画系统”概念的提出 | 第13-15页 |
2.2.1 “动画系统”的概念 | 第14页 |
2.2.2 建立动画系统理论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3章 “动画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15-32页 |
3.1 动画系统预测模型的提出 | 第15-18页 |
3.1.1 系统的基本思想 | 第15页 |
3.1.2 沟通概念的初步提出 | 第15-17页 |
3.1.3 动画系统模型的提出描述 | 第17-18页 |
3.2 动画系统预测模型的初步分析 | 第18-27页 |
3.2.1 动画诸多可能性产生根源的系统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3.2.2 我国与美国、日本动画系统的比较 | 第19-26页 |
3.2.3 两部国产教育题材动画片系统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3 动画系统模型的修正 | 第27-29页 |
3.3.1 动画系统预测模型中矛盾的初步显现 | 第27-28页 |
3.3.2 动画系统模型的修正 | 第28-29页 |
3.4 动画与其它视听媒体艺术的系统比较 | 第29-32页 |
第4章 “动画系统”理论初步 | 第32-42页 |
4.1 动画系统信息的语言机制 | 第32-37页 |
4.1.1 语言及动画语言 | 第32-33页 |
4.1.2 语言沟通的构成原理 | 第33-37页 |
4.2 动画系统的符号机制 | 第37-42页 |
4.2.1 符号 | 第37页 |
4.2.2 动画符号 | 第37-40页 |
4.2.3 动画符号的辨识 | 第40页 |
4.2.4 动画观众与动画系统的符号关系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 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声明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