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5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 有关公安机关的管理制度理论研究成果斐然 | 第11页 |
| 2. 基本建立趋向完整的公安法规体系 | 第11页 |
| 3. 决策方法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 第11页 |
| 4. 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一、 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内涵及意义 | 第15-18页 |
| (一) 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内涵 | 第15-16页 |
| 1. 调查研究的法制化 | 第15页 |
| 2. 决策抉择的法制化 | 第15-16页 |
| 3. 公安决策执行的法制化 | 第16页 |
| (二) 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的重要作用 | 第16-18页 |
| 1. 公安决策程序的法制化是公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6-17页 |
| 2. 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以促进社会发展文化进步为目标 | 第17-18页 |
| 二、 当代中国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7页 |
| (一) 公安决策程序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 | 第18-20页 |
| 1. 在公安决策时凭借经验处理问题 | 第18-19页 |
| 2. 在公安决策时进行的定量分析少 | 第19页 |
| 3. 公安决策体制上存在着缺陷 | 第19-20页 |
| (二) 执法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 | 第20-22页 |
| 1. 执法过程中把当事人当作专政对象 | 第21页 |
| 2. 执法中以治人者的心理为主 | 第21页 |
| 3. 执法中以自我为中心 | 第21页 |
| 4. 执法监督机制有缺陷 | 第21-22页 |
| (三) 绩效管理存在误区 | 第22-24页 |
| 1. 公安绩效管理误区的主要表现 | 第22-23页 |
| 2. 公安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正能量激励措施 | 第23-24页 |
| 3. 绩效管理存在问题使得民警失去了对法律的钻研动力 | 第24页 |
| (四) 经费保障机制缺乏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 第24-27页 |
| 1. 预算核定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 第25页 |
| 2. 公安经费保障制度不规范 | 第25页 |
| 3. 公安机关考核检查过频过繁 | 第25-27页 |
| 三、 实现公安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对策 | 第27-39页 |
| (一) 转变领导作风建立良性决策机制 | 第27-29页 |
| 1. 转变领导方式树立法制清廉形象 | 第27-28页 |
| 2. 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系 | 第28页 |
| 3. 借鉴国外先进的决策理论和方法技术 | 第28-29页 |
| (二) 完善监督体系保障决策规范实施 | 第29-30页 |
| 1. 确立具有实效和指导意义的执法监督办法 | 第29-30页 |
| 2. 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工作机制 | 第30页 |
| (三) 改旧制立新规推进决策程序制度化 | 第30-33页 |
| 1. 尽快建立专门性国家行政决策法规保证决策法制化 | 第31页 |
| 2.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作为决策程序重要依据 | 第31页 |
| 3. 把执法质量考评作为检验公安决策规范的工具 | 第31-33页 |
| (四) 树立现代理念保证决策实施效果 | 第33-39页 |
| 1. 现代执法理念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 | 第33-35页 |
|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 第35-36页 |
| 3. 增强程序意识,以程序保公平 | 第36-37页 |
| 4. 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办案质量 | 第37-39页 |
| 结论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录 | 第44-46页 |
| 后记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