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5-17页 |
2 目前地震组合时结构的设计与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17-24页 |
2.1 分项系数设计法 | 第17-18页 |
2.2 基于作用随机变量组合的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2.2.1 基于作用随机变量组合的结构功能函数 | 第18-19页 |
2.2.2 参与组合的基本变量 | 第19-22页 |
2.3 对目前结构设计与可靠度分析方法的评价 | 第22-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作用随机过程组合的可靠度分析模型 | 第24-54页 |
3.1 地震组合时的结构功能函数 | 第24页 |
3.2 可变作用准永久值对应的基本变量 | 第24-37页 |
3.2.1 可变作用的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及其特点 | 第24-26页 |
3.2.2 序位值的概率分布 | 第26-35页 |
3.2.3 基本变量的分布参数 | 第35-36页 |
3.2.4 几种分布的比较 | 第36-37页 |
3.3 地震作用对应的基本变量 | 第37-52页 |
3.3.1 地震作用的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及其特点 | 第39-43页 |
3.3.2 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其不确定性 | 第43-46页 |
3.3.3 设计基准期内地震作用极大值的分布 | 第46-48页 |
3.3.4 设计使用年限内地震作用极大值的分布 | 第48-51页 |
3.3.5 基本变量的分布参数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4页 |
4 地震组合时现行设计方法的可靠度校准 | 第54-65页 |
4.1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 JC 法 | 第54-56页 |
4.1.1 正态随机变量情况 | 第54-55页 |
4.1.2 非正态随机变量情况 | 第55页 |
4.1.3 迭代法求可靠指标 | 第55-56页 |
4.2 多遇烈度下抗震设计表达式的可靠度分析 | 第56-63页 |
4.3 小结 | 第63-65页 |
5 地震组合时结构的可靠度设计 | 第65-82页 |
5.1 基于概率的设计值法 | 第65-69页 |
5.2 基于作用随机过程组合的结构承载力设计表达式 | 第69页 |
5.3 标准灵敏度系数优化 | 第69-74页 |
5.4 承载力设计表达式的可靠度分析 | 第74-77页 |
5.4.1 可靠指标计算值随作用效应比例的变化 | 第74-75页 |
5.4.2 可靠指标计算值随设计使用年限的变化 | 第75-76页 |
5.4.3 可靠指标计算值与目标值的差值随目标可靠指标的变化 | 第76-77页 |
5.5 不考虑作用效应不确定性系数的情况 | 第77-81页 |
5.5.1 结构承载力设计表达式 | 第77页 |
5.5.2 标准灵敏度系数 | 第77页 |
5.5.3 可靠指标计算值随作用效应比例的变化 | 第77-78页 |
5.5.4 可靠指标计算值随设计使用年限的变化 | 第78-80页 |
5.5.5 可靠指标计算值与目标值的差值随目标可靠指标的变化 | 第80页 |
5.5.6 作用效应不确定性系数考虑与否抗力标准值比较 | 第80-81页 |
5.6 小结 | 第81-8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建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及工程实践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