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IMO中的波束赋形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3D MIMO概念 | 第11-12页 |
1.3 3D MIMO下面临的技术挑战 | 第12-16页 |
1.3.1 小区分裂 | 第12-14页 |
1.3.2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 | 第14-16页 |
1.3.3 基于3D MIMO的CoMP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1.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3D MIMO信道下的波束赋形 | 第20-32页 |
2.1 3D MIMO信道模型 | 第20-23页 |
2.1.1 2D信道模型 | 第20-21页 |
2.1.2 2D信道到3D信道的演进 | 第21-23页 |
2.2 传统的2D MIMO波束赋形技术 | 第23-28页 |
2.2.1 基于码本的波束赋形算法 | 第23-25页 |
2.2.2 基于非码本的波束赋形算法 | 第25-27页 |
2.2.3 总结 | 第27-28页 |
2.3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面临的技术难点 | 第28-30页 |
2.3.1 3D MIMO波束赋形概念 | 第28-29页 |
2.3.2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研究难点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独立码本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方案 | 第32-42页 |
3.1 所提方案 | 第32-36页 |
3.1.1 方案总体描述 | 第32-33页 |
3.1.2 信道分解 | 第33-34页 |
3.1.3 竖直维码本设计 | 第34-35页 |
3.1.4 3D MIMO波束赋形方案 | 第35-36页 |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3.2.1 仿真假设 | 第36-37页 |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统一码本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方案 | 第42-53页 |
4.1 所提方案 | 第42-47页 |
4.1.1 方案总体描述 | 第42-43页 |
4.1.2 统一的3D码本设计 | 第43-46页 |
4.1.3 3D PMI反馈方案 | 第46-47页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4.2.1 仿真假设 | 第48页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专利与标准化提案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