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3D MIMO中的波束赋形算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3D MIMO概念第11-12页
    1.3 3D MIMO下面临的技术挑战第12-16页
        1.3.1 小区分裂第12-14页
        1.3.2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第14-16页
        1.3.3 基于3D MIMO的CoMP第16页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1.5 本章参考文献第18-20页
第二章 3D MIMO信道下的波束赋形第20-32页
    2.1 3D MIMO信道模型第20-23页
        2.1.1 2D信道模型第20-21页
        2.1.2 2D信道到3D信道的演进第21-23页
    2.2 传统的2D MIMO波束赋形技术第23-28页
        2.2.1 基于码本的波束赋形算法第23-25页
        2.2.2 基于非码本的波束赋形算法第25-27页
        2.2.3 总结第27-28页
    2.3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面临的技术难点第28-30页
        2.3.1 3D MIMO波束赋形概念第28-29页
        2.3.2 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研究难点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页
    2.5 参考文献第30-32页
第三章 独立码本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方案第32-42页
    3.1 所提方案第32-36页
        3.1.1 方案总体描述第32-33页
        3.1.2 信道分解第33-34页
        3.1.3 竖直维码本设计第34-35页
        3.1.4 3D MIMO波束赋形方案第35-36页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6-39页
        3.2.1 仿真假设第36-37页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4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四章 统一码本3D MIMO波束赋形技术方案第42-53页
    4.1 所提方案第42-47页
        4.1.1 方案总体描述第42-43页
        4.1.2 统一的3D码本设计第43-46页
        4.1.3 3D PMI反馈方案第46-47页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4.2.1 仿真假设第48页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4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全文研究工作总结第53-54页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专利与标准化提案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愿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俄贸易企业跨文化沟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