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库仑力的非接触式目标消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动力学模型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库仑力空间充放电的可行性 | 第18-19页 |
2.3 德拜屏蔽效应 | 第19-20页 |
2.4 充放电过程的扰动 | 第20-22页 |
2.4.1 带电粒子干扰力分析 | 第20-21页 |
2.4.2 库仑力的分析 | 第21-22页 |
2.4.3 干扰力与库仑力对比分析 | 第22页 |
2.5 质心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2.5.1 建立模型 | 第22-25页 |
2.5.2 模型的简化 | 第25-26页 |
2.6 库仑力充电的实验支撑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多球体模型方法的建立 | 第28-3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多球体方法动力学分析 | 第28-31页 |
3.3 参数的选取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两航天器相对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 第34-47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基本平衡条件 | 第34-36页 |
4.3 两个航天器编队构型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4.3.1 _r轴上两航天器分析 | 第36-37页 |
4.3.2 问题的简化 | 第37-38页 |
4.4 航天器编队充电条件分析 | 第38-40页 |
4.5 航天器飞行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 第40-46页 |
4.5.1 位置偏差分析 | 第40-42页 |
4.5.2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42-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库仑力消旋过程中的控制 | 第47-55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库仑力消旋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5.3 零电势下的速率控制 | 第49-51页 |
5.4 在库仑力牵引或推动下的速率控制 | 第51-53页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