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中典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焊接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焊接温度场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焊后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建筑结构钢结构数值模拟的难点及关键技术 | 第13-15页 |
1.4 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预测方法 | 第15-16页 |
1.5 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 第16-18页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有限元计算方法及焊接热源模型 | 第20-36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2.3 温度场计算模型 | 第22-26页 |
2.3.1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22页 |
2.3.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 第22-23页 |
2.3.3 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 | 第23-24页 |
2.3.4 热源模型 | 第24-26页 |
2.3.5 焊接热过程计算 | 第26页 |
2.4 温度场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6-29页 |
2.4.1 温度场云图 | 第26-28页 |
2.4.2 焊接热循环曲线 | 第28-29页 |
2.5 应力应变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2.5.1 有限元模型 | 第29页 |
2.5.2 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 第29-30页 |
2.5.3 力学边界条件 | 第30页 |
2.5.4 应力计算 | 第30-31页 |
2.6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1-33页 |
2.6.1 计算时间 | 第31页 |
2.6.2 纵向残余应力 | 第31-32页 |
2.6.3 角变形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3 焊接顺序对工字钢对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6-37页 |
3.3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37-40页 |
3.4 结果比较与讨论 | 第40-48页 |
3.4.1 温度场 | 第40-41页 |
3.4.2 焊接残余应力 | 第41-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不同接头类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第50-66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计算案例 | 第50-51页 |
4.3 T型接头 | 第51-56页 |
4.3.1 几何模型 | 第51-52页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4.4 箱型柱 | 第56-60页 |
4.4.1 几何模型 | 第56-57页 |
4.4.2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57-60页 |
4.5 直焊缝圆管 | 第60-64页 |
4.5.1 几何模型 | 第60-61页 |
4.5.2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不同屈服强度的平板对接接头数值模拟 | 第66-74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计算案例 | 第67页 |
5.3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5.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5.4.1 Mises应力云图 | 第68-69页 |
5.4.2 纵向残余应力和横向残余应力云图 | 第69-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