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压电智能结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驱动方法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外压电驱动单元产品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设计第21-31页
    2.1 系统总体设计第21-22页
    2.2 传感与控制单元设计方法第22-27页
        2.2.1 振动传感器第22-25页
        2.2.2 AD/DA模块第25页
        2.2.3 主控模块第25-27页
    2.3 驱动单元设计方法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系统传感与控制单元设计第31-49页
    3.1 传感与控制单元总体设计第31-32页
    3.2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型第32页
    3.3 AD/DA采集转换模块设计第32-35页
        3.3.1 AD采集模块设计第32-34页
        3.3.2 DA转换模块设计第34-35页
    3.4 主控模块设计第35-39页
    3.5 PID振动控制方法设计第39-48页
        3.5.1 被控结构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3.5.2 加速度反馈PID振动控制原理第41-42页
        3.5.3 加速度反馈PID振动控制参数设计第42-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高性能压电智能结构驱动单元研制第49-67页
    4.1 驱动单元总体设计第49-50页
        4.1.1 设计要求第49页
        4.1.2 设计方案第49-50页
    4.2 驱动单元硬件设计第50-55页
        4.2.1 驱动电路结构设计第50-51页
        4.2.2 前后级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第51-53页
        4.2.3 高压功放电路相位补偿设计第53页
        4.2.4 过流保护设计第53页
        4.2.5 直流供电电源设计第53-54页
        4.2.6 驱动电路原理图设计第54-55页
    4.3 驱动单元电路设计的改进第55-61页
        4.3.1 前级运放的改进第55-56页
        4.3.2 放大倍数分配的改进第56-57页
        4.3.3 驱动电路结构的改进第57-60页
        4.3.4 驱动电路电磁兼容设计第60-61页
    4.4 驱动单元性能的仿真研究第61-66页
        4.4.1 正弦激励响应仿真第61-63页
        4.4.2 线性度和误差仿真第63-65页
        4.4.3 稳定性仿真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系统实验研究第67-83页
    5.1 传感与控制单元性能测试实验第67-71页
        5.1.1 控制单元传输性能第68-70页
        5.1.2 传感与控制单元传输性能第70-71页
    5.2 驱动单元性能测试实验第71-78页
        5.2.1 线性度和误差测试第71-74页
        5.2.2 纹波测试第74-75页
        5.2.3 正弦激励响应测试第75-76页
        5.2.4 阶跃信号响应测试第76-78页
    5.3 系统性能测试实验第78-82页
        5.3.1 系统控制传输性能第78-80页
        5.3.2 系统控制驱动性能第80-82页
    5.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6.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3-84页
    6.2 研究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致谢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现实的冗余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仿真研究
下一篇:异步电机调速系统Tornambe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