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国外课堂生态研究叙述第12页
        1.2.2 国内课堂生态研究叙述第12-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第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7-18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8页
    1.5 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课堂教学第19页
        2.1.2 课堂教学生态第19-20页
        2.1.3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第20-21页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1 教育生态学理论第21页
        2.2.2 多元智能理论第21-22页
        2.2.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第22-23页
        2.2.4 生态美学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理论研究第24-35页
    3.1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结构第24-27页
        3.1.1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主体——语文教师和学生第25-26页
        3.1.2 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第26-27页
    3.2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特征第27-30页
        3.2.1 情境性第27-28页
        3.2.2 整体性第28-29页
        3.2.3 交互性第29页
        3.2.4 平衡性第29-30页
        3.2.5 生成性第30页
    3.3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功能第30-35页
        3.3.1 交互功能第31-32页
        3.3.2 调节功能第32页
        3.3.3 趋同功能第32-33页
        3.3.4 生成功能第33-35页
第4章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现状调查设计第35-43页
    4.1 调查目的第35页
    4.2 样本选择第35-36页
    4.3 调查方法第36-43页
        4.3.1 问卷指标的选择第36-41页
        4.3.2 问卷的设计第41-43页
第5章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3-50页
    5.1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情境性第43-44页
    5.2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整体性第44页
    5.3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交互性第44-46页
    5.4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平衡性第46-47页
    5.5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生成性第47-49页
    5.6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调查结果分析第49-50页
第6章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第50-58页
    6.1 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的问题第50-51页
    6.2 产生问题的原因第51-52页
        6.2.1 语文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生态理念和意识第51-52页
        6.2.2 语文学习缺少有利的教学情境第52页
        6.2.3 学生差异导致师生关系两极分化第52页
        6.2.4 主体性偏差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第52页
    6.3 对策与建议第52-58页
        6.3.1 深化生态意识,全面读懂学生第52-54页
        6.3.2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第54-55页
        6.3.3 关注学生差异,优化师生关系第55-56页
        6.3.4 形成有效交互,促进教学相长第56页
        6.3.5 重视生成发展,加强指导能力第56-57页
        6.3.6 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活力第57-5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项目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合作感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过程性评价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X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