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对照表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6页 |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介绍 | 第13-18页 |
1.1 二恶英 | 第15-17页 |
1.2 多氯联苯 | 第17页 |
1.3 多溴联苯醚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POPs污染状况 | 第18-21页 |
3 国内外POPs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3.1. 提取技术 | 第21-22页 |
3.1.1. 索氏提取法 | 第21页 |
3.1.2. 超声萃取法 | 第21页 |
3.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 第21页 |
3.1.4. 微波辅助萃取法(MAE) | 第21页 |
3.1.5. 加速溶剂萃取法(ASE) | 第21-22页 |
3.2. 净化技术 | 第22页 |
3.2.1. 手工净化技术 | 第22页 |
3.2.2. 自动净化技术 | 第22页 |
3.3. 检测技术 | 第22-24页 |
3.3.1. 化学分析法 | 第23页 |
3.3.2. 生物分析法 | 第23-24页 |
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思路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母乳中POPs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6-76页 |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6-29页 |
1.1 试剂 | 第26页 |
1.2 材料 | 第26-27页 |
1.3 仪器设备及辅助设备要求 | 第27-28页 |
1.4 标准样品和标准参考物质 | 第28页 |
1.5 标准溶液的稀释 | 第28-29页 |
1.6 POPs标准系列 | 第2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2.1 样品的冻干 | 第29页 |
2.2 样品的提取 | 第29页 |
2.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2.4 脱脂 | 第30页 |
2.5 样品的净化 | 第30页 |
2.6 样品的浓缩 | 第30页 |
2.7 仪器分析 | 第30-32页 |
2.7.1 色谱分离条件 | 第31页 |
2.7.2 质谱分析及其校准 | 第31-32页 |
2.8 定性与定量分析 | 第32页 |
2.8.1 定性分析 | 第32页 |
2.8.2 定量分析 | 第32页 |
2.9 质量控制 | 第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3.1 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32-33页 |
3.1.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3页 |
3.1.2 萃取温度的选择 | 第33页 |
3.2 除脂技术的研究——D-SPE除脂 | 第33-34页 |
3.3 净化技术的研究——串联SPE小柱净化 | 第34-38页 |
3.3.1 SPE小柱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2 样品净化过程的条件优化 | 第36-38页 |
3.4 单个样品的预处理周期 | 第38页 |
3.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8页 |
3.6 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38-39页 |
3.6.1 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 | 第38页 |
3.6.2 精密度试验 | 第38-39页 |
3.6.3 回收率试验 | 第39页 |
3.7 参考物质的验证 | 第39-40页 |
3.8 经济成本:溶剂用量及纯度的比较 | 第40-41页 |
4. 小结 | 第41-43页 |
本章附图及附表 | 第43-76页 |
第三章 普通人群的母乳测定 | 第76-92页 |
1 样品采集 | 第76页 |
1.1 采集对象 | 第76页 |
1.2 采集方式 | 第76页 |
2 样品的分析测定 | 第76-77页 |
2.1 样品的处理与检验 | 第76页 |
2.2 统计分析 | 第76-77页 |
2.3 对母乳喂养婴儿的PCDD/DFs和PCBs的暴露评估 | 第7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8页 |
3.1 基本信息 | 第77页 |
3.2 脂肪含量 | 第77-78页 |
3.3 母乳中POPs测定结果 | 第78-80页 |
3.4 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80-85页 |
3.5 母乳喂养婴儿的健康风险评估 | 第85-88页 |
4 小结 | 第88-89页 |
本章附表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