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一) 理论背景 | 第8页 |
(二) 现实诉求 | 第8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 | 第9-11页 |
(一) 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三) 研究的框架 | 第10-11页 |
第2章 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一、数学认识信念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研究 | 第11-13页 |
(一) 信念及数学信念 | 第11-12页 |
(二) 数学认识信念 | 第12-13页 |
二、数学认识信念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一) 数学认识信念的成分与结构 | 第13-14页 |
(二) 数学认识信念的特征 | 第14页 |
(三) 数学认识信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的概况及研究 | 第15-16页 |
四、关于本研究 | 第16-18页 |
第3章 改善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教学策略 | 第18-35页 |
一、改善数学知识结构信念的策略 | 第18-21页 |
(一)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外在联系 | 第18-19页 |
(二) 梳理知识形成结构,建构知识的内在联系 | 第19-21页 |
二、改善数学知识稳定信念的策略 | 第21-25页 |
(一) 讲述历史事件,发展赏识与批判意识 | 第22-23页 |
(二) 凸显主体地位,增强自我主观能动性 | 第23-25页 |
三、改善数学学习能力信念的策略 | 第25-28页 |
(一) 分享励志故事,激发自信与自强意识 | 第25-26页 |
(二) 分层教学,培养良好自我效能感 | 第26-28页 |
四、改善数学学习速度信念的策略 | 第28-31页 |
(一) 保质保量,成在效率 | 第28-29页 |
(二) 透析理解,胜在变式 | 第29-31页 |
五、改善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 | 第31-35页 |
(一) 方式多样,互补互进 | 第31-32页 |
(二) 反思总结,精益求精 | 第32-33页 |
(三) 良好习惯,成就未来 | 第33-35页 |
第4章 改善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实证研究 | 第35-56页 |
一、改善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教学实验研究 | 第35-39页 |
(一)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5页 |
(二) 实验对象 | 第35页 |
(三) 实验变量 | 第35页 |
(四) 实验方式 | 第35-36页 |
(五)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六)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七)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八) 结论 | 第39页 |
二、改善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个案研究 | 第39-4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1. 研究过程 | 第40页 |
2.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1. 学生知识结构信念的个案分析 | 第40-41页 |
2. 学生知识稳定信念的个案分析 | 第41-42页 |
3. 学生学习能力信念的个案分析 | 第42页 |
4. 学生学习速度信念的个案分析 | 第42-43页 |
5. 学生学习方式信念的个案分析 | 第43-44页 |
三、改善城乡结合部初一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课例研究 | 第44-56页 |
(一) 课例研究背景 | 第44页 |
(二) 片段实录分析 | 第44-49页 |
1. 导入片段实录与分析 | 第44-45页 |
2. 新授交换律片段实录与分析 | 第45-48页 |
3. 结束片段实录与分析 | 第48-49页 |
(三) 整课教学设计 | 第49-53页 |
1. 分析学情 | 第49-50页 |
2. 分析教材 | 第50页 |
3. 设计目标 | 第50页 |
4. 制定策略 | 第50页 |
5. 设计过程 | 第50-53页 |
(四) 课后评品反思 | 第53-56页 |
1. 自我反思 | 第53-54页 |
2. 专家评品 | 第54-55页 |
3. 学生反馈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果与反思 | 第56-58页 |
一、研究小结 | 第56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1 | 第60-62页 |
附录2 | 第62-64页 |
附录3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