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四维图新公司战略联盟构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第9-10页
    1.3 研究路线及方法第10-11页
        1.3.1 技术路线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3 战略联盟的构建形式第15页
        1.4.4 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第15-16页
        1.4.5 战略联盟的治理机制第16-17页
第2章 四维图新公司概况第17-31页
    2.1 四维图新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第17-21页
    2.2 四维图新的主要业务领域和业务收入第21-25页
        2.2.1 汽车前装导航功能终端市场第23页
        2.2.2 手机GPS导航领域领域第23-24页
        2.2.3 互联网电子地图及地理信息服务第24页
        2.2.4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与车联网服务第24-25页
    2.3 四维图新的外部环境分析第25-28页
        2.3.1 宏观环境分析第25-27页
        2.3.2 行业环境分析第27-28页
    2.4 四维图新核心竞争力分析第28-31页
第3章 四维图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第31-41页
    3.1 成长期的战略联盟构建(2004-2008)第31-34页
        3.1.1 基于产品销售的营销联盟第32页
        3.1.2 以合资形式为主要方式的股权式联盟第32-33页
        3.1.3 专心耕耘传统导航电子地图业务第33页
        3.1.4 成长期战略联盟的构建效果第33-34页
    3.2 成熟期的战略联盟构建(2009-2012)第34-36页
        3.2.1 基于技术合作的R&D联盟第34-35页
        3.2.2 战略联盟形式多样,契约式联盟与股权式联盟并存第35页
        3.2.3 在产业发展高度布局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与车联网服务等新型业务第35-36页
        3.2.4 成熟期战略联盟效果第36页
    3.3 转型期的战略联盟构建(2013-2016)第36-40页
        3.3.1 基于企业资源互补的联盟第37-38页
        3.3.2 以契约式联盟为主第38页
        3.3.3 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共同发展第38-39页
        3.3.4 转型期战略联盟效果第39-40页
    3.4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四维图新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第41-46页
    4.1 由产品联盟发展为以知识联盟为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第41页
    4.2 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第41页
    4.3 联盟目的从降低企业成本到提高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第41-42页
    4.4 从“硬约束”的实体联盟发展为“软约束”的虚拟联盟第42-43页
    4.5 四维图新公司战略联盟存在的风险第43-45页
        4.5.1 失去核心竞争优势的风险第43页
        4.5.2 被收购与兼并的风险第43-44页
        4.5.3 盟友间文化差异的风险第44页
        4.5.4 因盟友经营严重损失受到拖累的风险第44-45页
    4.6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四维图新公司战略联盟治理机制建议第46-53页
    5.1 对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建议第46-48页
        5.1.1 评估盟友技术、市场、资源能力第46页
        5.1.2 通过关键性联盟伙伴强化互联网与车联网应用第46-48页
        5.1.3 扩大GIS应用软件开发等候选业务范围。第48页
        5.1.4 发展产业战略联盟占领市场制高点第48页
    5.2 对战略联盟构建方式的建议第48-49页
        5.2.1 以灵活的契约式联盟为主第48-49页
        5.2.2 适当引进战略投资者第49页
    5.3 对战略联盟治理机制的建议第49-52页
        5.3.1 合理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分享与控制第49-50页
        5.3.2 加强企业文化融合第50页
        5.3.3 制定有效联盟协议第50-51页
        5.3.4 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第51页
        5.3.5 建立合理退出机制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结束语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STER数据的富钾岩石遥感信息提取研究
下一篇:红外小目标检测跟踪系统的伺服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