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徐州市环卫行业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国内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3 研究评述第13页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1.4.2 实地考察法第14页
        1.4.3 个案分析法第14页
        1.4.4 比较分析法第14-15页
2 相关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相关概念第15-18页
        2.1.1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第15-16页
        2.1.2 公共服务市场化第16-18页
    2.2 环卫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8-20页
        2.2.2 治理理论第20-21页
        2.2.3 政府失灵理论第21-22页
        2.2.4 公共选择理论第22-23页
3 徐州市环卫行业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概况及改革成效第23-32页
    3.1 徐州市环卫行业市场化的背景和概况第23-24页
        3.1.1 徐州市环卫行业市场化背景第23页
        3.1.2 徐州市环卫行业概况第23-24页
    3.2 徐州市环卫市场化现状第24-28页
        3.2.1 道路保洁市场化现状第24-25页
        3.2.2 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现状第25-28页
    3.3 徐州市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成效第28-31页
        3.3.1 徐州市道路清洁市场化改革成效第28-29页
        3.3.2 徐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改革成效第29-31页
    3.4 徐州市环卫市场化改革成效分析第31-32页
        3.4.1 公共服务市场化优化了资源配置第31页
        3.4.2 公共服务市场化促进了政府改革第31页
        3.4.3 公共服务市场化完善了监管体制第31页
        3.4.4 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公众参与第31-32页
4 徐州市环卫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41页
    4.1 徐州市环卫行业市场化存在的问题第32-37页
        4.1.1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4.1.2 环卫行业市场化条件不充分第35-36页
        4.1.3 社会参与较少和监督不足第36-37页
    4.2 徐州市环卫行业服务公共市场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1页
        4.2.1 市场化配套政策不完善第37-38页
        4.2.2 政府市场化定位不明确第38-39页
        4.2.3 环卫市场化程度低第39-40页
        4.2.4 公民的环卫参与意识较低第40-41页
5 国内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41-47页
    5.1. 国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第41-43页
        5.1.1 美国第41页
        5.1.2 英国第41-42页
        5.1.3 德国第42页
        5.1.4 日本第42-43页
    5.2 国内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第43-44页
        5.2.1 北京第43页
        5.2.2 上海第43-44页
        5.2.3 成都第44页
    5.3 国内外环卫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启示第44-47页
        5.3.1 环卫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第44页
        5.3.2 政府职能一体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第44-45页
        5.3.3 环卫设备机械化、服务优质化第45页
        5.3.4 监管体系智能化、精细化第45-46页
        5.3.5 民众参与度广泛,公共责任感强第46-47页
6 深化徐州市环卫行业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对策第47-53页
    6.1 政府层面第47-50页
        6.1.1 革新行政体制,明确自身定位第47页
        6.1.2 构建环卫整体新布局,助力环卫产业链第47-48页
        6.1.3 加快环卫市场培育,完善环卫市场体系第48页
        6.1.4 丰富管理模式,加深公私合营第48-49页
        6.1.5 推进环卫行业“法制“和”法治”第49-50页
    6.2 企业层面第50-51页
        6.2.1 加强环卫企业软硬实力建设第50-51页
        6.2.2 加强环卫企业的保障制度第51页
    6.3 社会层面第51-53页
        6.3.1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51页
        6.3.2 发挥公众的作用第51-5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3-54页
    7.1 主要结论第53页
    7.2 未来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想象接触对不同类型群际威胁的影响:自我表露的作用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图式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