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融合”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2.4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3 多规融合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3.1 多规综合比较 | 第17-23页 |
3.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第17页 |
3.1.2 主体功能区规划 | 第17页 |
3.1.3 城乡规划 | 第17-18页 |
3.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18页 |
3.1.5 环境保护规划 | 第18-23页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3-25页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3.2.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 | 第23页 |
3.2.3 土地区位理论 | 第23页 |
3.2.4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3页 |
3.2.5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4 多规并存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4.1 两规编制体系缺乏对应关系 | 第25页 |
4.1.1 编制体系的分类不一 | 第25页 |
4.1.2 衔接的建设项目类型不明晰 | 第25页 |
4.2 两规编制技术基础有差异 | 第25-27页 |
4.2.1 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致 | 第25-26页 |
4.2.2 基础资料不一致 | 第26页 |
4.2.3 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界定方法有差异 | 第26页 |
4.2.4 编制的思路有差异 | 第26-27页 |
4.3 两规编制内容上不一致 | 第27-28页 |
4.3.1 规划编制内容有差异 | 第27页 |
4.3.2 规划范围不一致 | 第27页 |
4.3.3 规划对象不完全一致 | 第27页 |
4.3.4 对建设用地指标的强制性要求不一样 | 第27-28页 |
4.3.5 对建设用地空间边界的控制要求不一样 | 第28页 |
4.3.6 对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控制要求不一样 | 第28页 |
4.4 两规编制和调整方式有差异 | 第28-30页 |
5 多规融合实现路径探析 | 第30-37页 |
5.1 规划基数融合 | 第30-32页 |
5.1.1 基于土地规划的基数转换 | 第30-31页 |
5.1.2 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 | 第31页 |
5.1.3 土地规划与林业规划衔接 | 第31页 |
5.1.4 规划基数确认 | 第31-32页 |
5.2 战略与目标融合 | 第32-33页 |
5.2.1 总体战略与目标 | 第32页 |
5.2.2 主要指标与目标 | 第32-33页 |
5.3 空间布局融合 | 第33-34页 |
5.3.1 建设用地布局融合 | 第33页 |
5.3.2 非建设用地布局融合 | 第33-34页 |
5.4 管制分区融合 | 第34-35页 |
5.4.1 划定“三线” | 第34-35页 |
5.4.2 界定“四区” | 第35页 |
5.5 数据库融合 | 第35-37页 |
6 浙江省嘉兴市多规融合实证分析 | 第37-50页 |
6.1 嘉兴市概况 | 第37页 |
6.2 多规融合试点 | 第37-39页 |
6.3 嘉兴市多规融合实现技术路线 | 第39-44页 |
6.3.1 统一编制标准 | 第39-41页 |
6.3.2 统一规划目标 | 第41-43页 |
6.3.3 统一技术标准 | 第43-44页 |
6.4 初步成果 | 第44-48页 |
6.4.1 基本农田布局 | 第44-45页 |
6.4.2 环境功能区划定 | 第45-46页 |
6.4.3 重大战略平台布局 | 第46-47页 |
6.4.4 城镇增长边界划定 | 第47-48页 |
6.5 嘉兴市多规合一评价 | 第48-50页 |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结论 | 第50页 |
7.2 建议 | 第50-51页 |
7.3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