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螯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的筛选及其在中温条件下的好氧反砂硝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选题背景第11-15页
     ·我国火电行业NO_X排放现状第11-12页
     ·火电行业NO_X的控制技术第12-13页
     ·生物滴滤塔脱除NO_X的特点第13-14页
     ·温度对生物滴滤塔处理废气的影响第14-15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相关研究第15-20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反应机理第16-17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研究第17-19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研究方向与应用第19-20页
   ·脱氮产物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脱氮产物N_2O的危害第20-21页
     ·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的微生物学机理第21-22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第24-36页
   ·菌种来源第24-25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仪器第25页
     ·实验药品第25-26页
     ·主要培养基第26页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第26-30页
     ·检测项目第26-27页
     ·分析方法第27-30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过程第30-32页
     ·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第30-32页
     ·种子菌悬液的制备第32页
   ·菌株TAD1 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测定第32-34页
   ·传代稳定性实验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好氧反硝化菌株TAD1 的分类与鉴定第36-49页
   ·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第36-39页
     ·数值分类鉴定法第36-37页
     ·化学分类鉴定法第37页
     ·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第37-39页
   ·16S rDNA 测序技术的相关研究第39页
     ·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39页
     ·16S rDNA基因技术在环境微生物鉴别中的应用第39页
   ·菌株TAD1 的鉴定第39-48页
     ·实验材料第39-40页
     ·设备与依据第40页
     ·菌株TAD1 的形态学鉴定第40-41页
     ·菌株TAD1 的生理生化鉴定第41-45页
     ·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性能研究第49-61页
   ·技术背景第49-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菌株扩大培养第50页
     ·不同C/N对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0页
     ·不同pH值对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0页
     ·不同溶解氧对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0-51页
     ·不同碳源对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1页
     ·不同氮源对C. daeguensis TAD1 反硝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1页
   ·分析方法第5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60页
     ·C/N对C. daeguensis TAD1 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51-53页
     ·初始pH值对C. daeguensis TAD1 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53-56页
     ·溶解氧对C. daeguensis TAD1 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碳源对C. daeguensis TAD1 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57-58页
     ·氮源对C. daeguensis TAD1 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C/N和PH值对C. DAEGUENSIS TAD1 产N_2O的影响研究第61-69页
   ·技术背景第61-63页
     ·pH值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61页
     ·C/N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61-62页
     ·溶解氧(DO)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62页
     ·NO_2~--N浓度第62-63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培养基第63页
     ·实验方法第63-64页
     ·分析方法第6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68页
     ·C/N对C. daeguensis TAD1 产N_2O的影响第64-66页
     ·pH值对C. daeguensis TAD1 产N_2O的影响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降解湖滨湿地有机物兼性厌氧菌群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
下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分选酶A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