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基础隔震体系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基础隔震体系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2 基于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减震体系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减震体系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2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减震体系的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基于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震结构 | 第18-24页 |
2.2.1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 | 第18-21页 |
2.2.2 基于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震结构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2.3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结构 | 第24-27页 |
2.3.1 粘滞阻尼器减震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2.3.2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第24-26页 |
2.3.3 加入粘滞阻尼器结构的设计方法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减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28-51页 |
3.1 试验方法、目的和内容 | 第28-29页 |
3.1.1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3.1.2 试验目的 | 第28-29页 |
3.1.3 试验内容 | 第29页 |
3.2 试验设备及其主要特性和参数简介 | 第29-31页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 | 第29-30页 |
3.2.2 传感器 | 第30页 |
3.2.3 隔震支座和阻尼器 | 第30-31页 |
3.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31-34页 |
3.3.1 模型的制作 | 第31-33页 |
3.3.2 传感器的安装 | 第33-34页 |
3.4 地震波的选取与试验加载方案 | 第34-37页 |
3.4.1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第34-36页 |
3.4.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36-37页 |
3.5 模型地震动力特性分析 | 第37-49页 |
3.5.1 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 | 第37-42页 |
3.5.2 位移响应特性 | 第42-47页 |
3.5.3 层间剪力 | 第47-48页 |
3.5.4 应变特性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1-65页 |
4.1 粘滞阻尼器在Midas/Gen中的模拟方法 | 第51-52页 |
4.2 橡胶隔震支座在Midas/Gen中的模拟方法 | 第52-53页 |
4.3 混合结构模态分析 | 第53-54页 |
4.4 混合结构时程分析 | 第54-64页 |
4.4.1 地震波的选用与调整 | 第54-55页 |
4.4.2 输入地震波的基线校正 | 第55-56页 |
4.4.3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 | 第56-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