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富康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内容第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第16-25页
    2.1 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第16-18页
        2.1.1 气象水文第16-17页
        2.1.2 地形地貌第17页
        2.1.3 地层岩性第17页
        2.1.4 水文地质条件第17-18页
        2.1.5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第18页
        2.1.6 人类工程活动第18页
    2.2 滑坡特征第18-22页
        2.2.1 滑坡基本特征第18-20页
        2.2.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第20-22页
    2.3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第22-25页
        2.3.1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2.3.2 滑坡形成机理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第25-35页
    3.1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第25页
    3.2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第25-29页
        3.2.1 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概述第25-26页
        3.2.2 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第26-28页
        3.2.3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第28-29页
    3.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滑坡稳定性研究第29-33页
        3.3.1 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简介第29-30页
        3.3.2 Midas-GTS简介第30页
        3.3.3 建立模型第30-31页
        3.3.4 模拟结果分析第31-33页
    3.4 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第33-35页
第四章 滑坡治理方案研究第35-49页
    4.1 滑坡防治工程概述第35-36页
        4.1.1 滑坡防治工程的原则第35页
        4.1.2 滑坡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第35-36页
    4.2 富康源滑坡设计情况综述第36-37页
    4.3 富康源滑坡治理方案第37-40页
    4.4 富康源滑坡治理方案优选第40-49页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40-42页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滑坡治理方案优选第42-49页
第五章 抗滑桩优化设计第49-70页
    5.1 抗滑桩桩位优化设计第49-52页
        5.1.1 基于滑坡推力分布规律的桩位分析第49-50页
        5.1.2 基于数值模拟的桩位分析第50-52页
    5.2 抗滑桩桩间距设计分析第52-56页
        5.2.1 基于桩间土拱效应的最大桩间距计算第52-53页
        5.2.2 基于桩后土拱效应的最小桩间距计算第53-56页
        5.2.3 不等桩间距布设第56页
    5.3 抗滑桩综合优化设计第56-70页
        5.3.1 基于自然选择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简介第57-58页
        5.3.2 设计变量的确定第58-59页
        5.3.3 约束条件的确定第59-62页
        5.3.4 目标函数的确定第62-63页
        5.3.5 MATLAB编程计算第63-67页
        5.3.6 优化结果分析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精益理念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以S(中国)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例
下一篇:应答调控子MXAN1093在Myxococcus xanthus DK1622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