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审计风险的内涵与审计风险来源 | 第10-12页 |
1.2.2 IPO审计风险的独特性 | 第12页 |
1.2.3 IPO审计风险的复杂性 | 第12-13页 |
1.2.4 IPO审计风险的控制研究 | 第13-14页 |
1.2.5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2.1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视角的分析 | 第16-17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第17页 |
2.3 理性经济人假说视角的分析 | 第17-18页 |
3 IPO审计特点以及IPO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8-24页 |
3.1 IPO审计特点 | 第18页 |
3.1.1 IPO审计的委托关系复杂 | 第18页 |
3.1.2 IPO审计过程中需要与多方面合作 | 第18页 |
3.1.3 审计的周期长 | 第18页 |
3.1.4 审计结果关注度高 | 第18页 |
3.2 IPO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8-24页 |
3.2.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分析 | 第18-20页 |
3.2.2 被审计单位层面的分析 | 第20-21页 |
3.2.3 行业环境层面分析 | 第21-24页 |
4 绿大地和洪良国际案例对比分析 | 第24-34页 |
4.1 绿大地和洪良国际案例背景介绍 | 第24-25页 |
4.1.1 绿大地案例背景介绍 | 第24页 |
4.1.2 洪良国际案例背景介绍 | 第24-25页 |
4.2 绿大地和洪良国际案例回顾 | 第25-30页 |
4.2.1 绿大地案例回顾 | 第25-27页 |
4.2.2 洪良国际案例回顾 | 第27-30页 |
4.3 绿大地和洪良国际案例中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对比分析 | 第30-34页 |
4.3.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风险控制分析 | 第30-32页 |
4.3.2 应对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分析 | 第32页 |
4.3.3 行业环境层面风险控制分析 | 第32-34页 |
5 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 第34-40页 |
5.1 会计师事务所自身角度 | 第34-36页 |
5.1.1 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 第34-35页 |
5.1.2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 | 第35页 |
5.1.3 保持审计独立性 | 第35-36页 |
5.2 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应对策略 | 第36-37页 |
5.2.1 应对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缺陷的策略 | 第36页 |
5.2.2 应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舞弊的策略 | 第36-37页 |
5.3 针对行业环境的措施 | 第37-40页 |
5.3.1 呼吁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 | 第37-38页 |
5.3.2 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 第38-39页 |
5.3.3 着重关注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审计风险 | 第39-40页 |
6 研究结论以及局限性 | 第40-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5页 |